9月9日上午,内丘县柳林镇小杨庄村。
邢内枣仁中药材销售有限公司库房里很是热闹:河北的、河南的、山东的、山西的、陕西的、甘肃的……来自全国各主产地的1000吨酸枣被运到这里,等待剥肉去核,加工成酸枣仁,销往北京同仁堂等国内药企,甚至海外。
旁边的加工车间里,经过晒枣、去皮、筛渣、晒核、破核、筛仁等工序,酸枣仁出炉了。扁圆形的枣仁粒大、仁饱、色红、鲜亮。
“可别小看这些不过黄豆大小的酸枣仁,因为含有斯皮诺素、皂苷等治疗失眠的活性成分,它们被称为‘东方睡果’,生食提神,熟炒助眠。”自小生活在酸枣主产地小杨庄村,又从父辈手里继承了酸枣仁加工手艺,公司负责人刘清国对酸枣仁的药用效果熟稔于心。
内丘县有1000多家酸枣仁加工企业和个体户,年加工酸枣量18万吨,产出酸枣仁6000吨左右,产品大多销往安国、亳州等中药材市场,部分产品还出口到东南亚,成为全国最大的酸枣仁加工集散地。
常言道,“好土生好苗”,中药历来讲究药材的来路。
邢台酸枣仁,是行业公认的道地药材,不仅药用成分含量高,且各种有效成分配比和谐,素有“邢台酸枣甲天下”美誉。《本草纲目》记载“顺德府枣仁最佳”(元、明、清三代,邢台市旧称“顺德府”)。
内丘县地处太行山余脉,砂质、偏碱性的土壤为酸枣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邢枣仁”的主产地,被誉为“中国邢枣仁之乡”。
内丘县志记载,自明代起,小杨庄村一带村民便开始用石头碾子、荆条编制的筛子加工酸枣仁,并逐渐探索出一套独特的加工技艺。
独特的物候条件、丰富的酸枣资源和世代相沿的独特工艺,使得内丘县酸枣仁久负盛名。
药材好,药才好。
当地的野生酸枣曾因缺乏规范管理药效各异,从各地收购的酸枣品质也良莠不齐,选育和推广出仁率高、有效药用成分含量高的优良酸枣品种,迫在眉睫。
2019年,内丘县在离柳林镇十几公里的南赛乡打造了酸枣万亩基地——内丘县公子峪生态园。和坡地丘陵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南赛乡北赛村村民闫振国成为生态园的带头人。
9月9日上午,驱车行驶在内丘西部的浅山丘陵区,路两边时不时闪出一棵棵高矮不同的野生酸枣树。接连几个弯道过后,前方出现了一棵棵约一米高的酸枣树,它们整齐地长在垄里。公子峪生态园到了。
记者发现,酸枣地里竖起了不少牌子,上面分别写着“太行1号”“太行2号”“太行3号”“公子峪1号”“公子峪2号”……这些品种都是闫振国从漫山遍野的野生酸枣树里筛选最优株型嫁接而成的。
把野惯了的酸枣树请进苗圃里,并不容易。
选苗,至少要观察3年;种植,要掌握树苗的行距和株距;管理,要规范化、标准化,尤其要预防传染性特别强的枣疯病。雨水多少、气温高低、接穗早晚等各种因素也会影响酸枣树的成活率和出仁率。
闫振国随手摘下一颗酸枣,去肉、嗑核,里面的枣仁就亮出来了。“看,这是两个仁的。”他高兴地说,这几年,通过与省农林科学院、省林草局技术站合作,生态园从野生品种中筛选出了多种早熟丰产、出仁率高、药效成分高的优秀酸枣品种。
在柳林镇杜家台村,闫振国他们还清棵定植野生酸枣约1万亩,建立了我省南部最大的野生酸枣基地,保护野生酸枣资源。
当公子峪生态园的酸枣挂满一树,河北子水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团队也忙碌了起来。
每到酸枣成熟季,河北子水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团队成员就要分赴全国各酸枣主产地,寻找结果多、出仁率高或适合加工的酸枣树种,作为新品种培育的母本。
大棚里,今年5月才种上的酸枣树,有的已经挂上了青果,实现了当年种植、当年挂果。而一般的酸枣树得在第二年或第三年才能见果。
“别看挂果时间缩短了,这个新品种一亩可以产出1500至2000斤酸枣,远高于野生酸枣树每亩500到800斤的产量。”公司负责人郭恒粗略做了统计,这些酸枣苗中有80%在河北省内销售,20%销往山东、河南、内蒙古、山西等地。长出来的酸枣,很多又会回到内丘进行加工。
一棵一棵地嫁接培育。如今,内丘县酸枣种植规模已经达到15万亩,野生酸枣面积约2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标准化酸枣种植基地。
小酸枣成为内丘市场宠儿的同时,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检测药用成分得去外地,缺乏成为药企稳定产地供货商的相关资质,加工车间较为分散,这些问题一度阻碍了内丘县酸枣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瞄准下游药企需求,去年,内丘县启动了河北省道地药材酸枣仁产地仓项目建设,并获得省农业农村厅认证。
“产地仓不光有原料库、冷藏库,还设有检测中心、加工车间。更重要的是,这里能够加快产品分级,实现药材来源可知、动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确保‘邢枣仁’质量。”内丘县副县长高晓钟说,一旦产地仓建成,还能为散户提供保障,增强抵抗风险能力,在与药企合作中争取议价权。
美誉带来机遇。就在记者采访当天,山西省长治市的一家药企在多次与内丘县政府沟通对接后,终于敲定了种植和加工基地选址,后续还将建设饮片厂,保证药材的道地性。
记者手记
传承是根基 创新是动力
宋 平
一味好药材,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和区域发展。
在内丘采访,很多人都能和记者唠上一段自己和酸枣仁的故事。跟着父辈收酸枣的柳林镇小杨庄村村民刘清国,已经成了加工老把式;为了给酸枣万亩基地申请良好农业规范认证,60多岁的南赛乡北赛村村民闫振国上起了培训班;内丘县中国邢枣仁特色馆里,年轻人用直播的方式推介“邢枣仁”。
大伙儿铆着劲儿推着酸枣仁产业往前跑,为了什么?
他们说,内丘虽然有着“中国邢枣仁之乡”的美誉,但如果只是固守传统,没有继续创新的动力,很可能就会被取而代之。
道地药材“出圈”,传承是根基,创新是动力。厚重悠久的“里子”,需要与时俱进的内容不断充实。
从“八大祁药”到邢枣仁、北苍术等“十大冀药”,再到如今常年种植的120种中药材,河北丰富的地貌类型造就了河北中医药资源的丰饶。推动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其产业路径在于注重品牌建设、强化科技创新、扩大应用业态、提高综合利用,走出河北道地药材发展的特色之路。
在守正的同时如何创新?9月20日举办的河北省(内丘)第二届酸枣产业发展大会给了记者答案:发布“邢枣仁”品牌形象标志和邢台酸枣仁价格指数,“邢枣仁”的品牌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做药膳、能养生、实现睡眠理疗,“邢枣仁”的应用业态进一步扩大。
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从藏在药柜到时尚跨界,内丘县正以“健康助眠”为发展康养产业的切入点,举全县之力打造“助眠之城、静养内丘”,努力把祖先留给内丘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