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100年 红色建筑多
1942年,中共中央于延安召开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此次会上毛泽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的“文艺为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确立了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根本方针,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深刻反映和再现延安文艺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巨大影响,在延安桥沟建立了延安文艺纪念馆,并于2020年5月23日建成开馆。该馆建筑总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主体分为地上两层、局部三层,包括办公室、展厅、报告厅、会议室等。该馆系苏式古典建筑风格,建筑左右排开,呈半弧形,中央为正门,上有贺敬之题写的“延安文艺纪念馆”七个红色大字。
该纪念馆以革命时期的13年延安文艺实践为主线,以中国抗战硝烟中的文艺呐喊、工农兵文艺思潮繁荣和人民文艺事业发展新征程为重点,运用声光电现代化、互动体验以及图片、文字、雕塑等为手段,全面展现了革命时期,延安文艺发展的历程以及对中国革命、中国文艺事业的突出贡献和深远影响。
遥想当年,在这里,党领导的文艺事业掀开了文艺发展的新篇章;在这里,一大批革命文艺家开启了艺术的新征程;在这里,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展现了红色经典的新成就。延安,不愧是革命文学、红色文化的摇篮。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的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在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上点燃了新的“延安文艺”的星星之火。
延安文艺纪念馆是延安革命文艺的研究、资料和交流中心,是新时期文艺工作者学习、采风和创作基地。每天到这里来参观、学习、游览的人络绎不绝,延安文艺纪念馆已经成为延安红色旅游新亮点。延安革命文艺蓬勃发展的光辉历史,展现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年轻的新生力量,将继续汲取前行的力量,一路星光闪耀。(第九工程公司 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