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原子弹基地上闪光

照片上这位目光炯炯、精神矍铄的耄耋老人叫王勉之,是陕建十一建集团原经理,也是青海原子弹基地的建设者之一。在他动情的讲述中,我们回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段难忘的岁月中……

迫于当时的国际形势,毛主席指出我国必须要有原子弹,他还风趣地比喻“两弹一星”的研制包括“下蛋”和“造窝”两个方面。中央随后从全国各地调来大批施工部队到青海省海晏县的金银滩进行“造窝”,西北第四工程公司成为其中重要施工力量。王勉之便有幸在那片戈壁滩上,以团结拼搏和无私奉献抒写了一曲青春之歌。

1956年2月,19岁的王勉之从武昌建筑工程学校毕业,分配到西安的西北第四工程公司,成为家族里第三代建筑人。这个公司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第七师集体转业组建而成,朱德元帅曾为她题词:在战斗中是英雄,在建设中是模范。这支建筑铁军就是如今陕建十一建集团的前身。

1963年,公司接到任务,要去青海某地承建一项重要的国防工程。王勉之立即去报名,经过层层政审后王勉之踏上了建设我国第一个原子弹基地的征途。怀揣着无限的憧憬,王勉之一路激动难耐,可一到达那人迹罕至的神秘现场,他有些懵了。眼前是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戈壁荒滩,汽车开出百十公里见不到人影,严重的缺水缺食物,昼夜温差极大,呼啸的飞沙走石可以瞬间掩埋掉一个人。

初春的金银滩仍然零下20多度,天寒地冻,钻进帐篷里睡觉冻得睡不着。王勉之和战友们先动手挖出一个个半地下的地窑,把帐篷平铺在上面,用木板搭好,盖上油毡、黄土和柴草,周围再用土压实,他们总算是有了住处。

工地海拔3000多米,空气稀薄,王勉之和同事们一边克服头痛、腿酸、气短的高原反应,一边进行土方工程施工。那坚硬的冻土成了面前的拦路虎,他们到处搜寻,找来柴草铺到地上,点起火来,一边融化一边挖土。“那时候为了增加作业时间,工人们日夜两班倒,24小时不停歇,我吃住也都在工地。在原子弹基地建设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完全没有上下班的概念,除了吃饭就是干活,工地所有的工种我很快都熟悉了,夜里同事们都睡了,我还要检查当天的施工,安排第二天的任务,几乎每天睡觉都到凌晨两三点,一天休息三四个小时是家常便饭。”王勉之笑着回忆,言语中丝毫没有艰辛抱怨之意。相反,尽管那时没有机械,干活都要靠肩扛人抬。可人人都抢着干,争着干,没有干部和工人之分,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是每个人心中神圣的使命。

王勉之施工的一厂区105厂房,是一栋建筑面积近一万平米,20米高的5层实验大楼。主体施工完成后,内部装修任务迫在眉睫,材料高空垂直运输成了大难题。王勉之绞尽脑汁想办法,和大家一起找来卷扬机和吊轮,做好吊篮,通宵达旦搭好架子,随后一天完成了三四天才能完成的施工任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周总理把这个工程称为“天字一号工程”,王勉之深知安全质量的重要性。他处处严把质量关,有一次,他穿着大头鞋,从五楼外墙爬上去检查砌体工程质量,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健康严重透支,他一脚没站稳,身体朝后倒了下去,幸亏旁边一个同事眼疾手快抓住了他的衣服,这才幸免出事。他稍作休息,又开始忙碌起来。

修建电梯井时,搭脚手架需要铺5公分厚的木板,但现场材料短缺,工人只找来1.5公分的薄板代替,王勉之发现后马上提出换成厚板子。工人表示不服,王勉之就站上去测试,只听“咔嚓”一声,木板破了一个窟窿,整个人摔去。幸亏他眼疾手快,迅速抓住钢筋才没有掉下去,近20米的高度,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就这样,他给所有工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后来王勉之才知道,他们参与建设的105厂房就是原子弹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那段刻骨铭心的回忆,从青海参建原子弹基地回来的人都把工程地点叫“老家”。“别人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我们说,苦不苦,没有建设‘老家’苦。那个时候再苦再累,从来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能够参建这样特殊的国防工程,对我来说,是今生最大的荣誉。”王勉之动情地说。

经过这段艰苦卓绝的磨砺,王勉之又被公司派去参建四川903国防工程、陕西063工程,后来又征战海外,参建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人民宫、博茨瓦纳项目等多个重要工程。

斗转星移半个多世纪后,王勉之儿女和孙子也都踏着他的脚印,走上了陕建十一建集团的工作岗位,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将“服从指挥、能打硬仗、乐于奉献、团结和睦”的企业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付桂萍 杨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