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人物】

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

--记五公司工地上的一名坚韧斗士

时已入夏,天气渐热。在塔吊林立的建设现场,在忙碌有序的项目工地,挖机不停地翻动着铲斗,运土车往来穿梭,塔吊挥舞着长臂,施工现场一片火热。

“李工,今儿个必须得把这片土出出去”一阵阵粗重而沙哑的喘气声传来,离得不远,循声望去。是项目的施工员杨俊武,正拉着沙哑的嗓子指挥着现场。

头戴安全帽,帽檐上泛着的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淌在两颊,手臂被晒得黢黑发红,但还是挡不住那坚实的肌肉和暴起的青筋,就像他的名字“俊武”一般,勇武刚硬。见到他时,我被他明显的变化深深震撼了。那个曾经充满活力,声音洪亮的人,现如今嗓子已经哑了,皮肤被阳光晒得黝黑,身子也明显消瘦了。

“哪里推不动就让俊武去,他是一个推土机”。杨俊武虽然是项目的一名施工员,却是项目现场施工的主心骨。曾在上一个项目天地源·和樾溪谷前期主导土方开挖节奏,仅仅15天就成功开挖11万方的土方,这一成绩为后续施工创造了大量的工作面。新项目中标通知进场,他也随着2名队友率先进场,用专业优势进行土方开挖把控,为后续施工团队进场打前站。“咱干了这事,就得把这事干好”。新客户新项目,一切都是摸索配合中,大量的工作内容摆在面前,强度高,任务量大,杨俊武全身心投入其中。

“一天通话记录在200个左右,因为节奏快,工期紧,面对现场每天24小时三班倒的工作模式,手机就是工人、材料、客户之间最直接、最快速的工具。这不昨天半夜3点还在接电话”杨俊武拿着手机通话记录说。

为了达到甲方要求的“5·12”正负零节点目标,从开工到现在,任务吃紧,一天他睡了不到4小时,半夜三点从现场回来,早上六点又去现场开工。“嗓子喊破了,咽口唾沫就像吞了口玻璃一样,因为现场人、机器数量太多,不喊听不见”。杨俊武就在他负责的工地上,奔走来回,一边打电话对接物料进场情况,一边查看施工进度。27天,微信步数50万步,他以熹微朝阳和深夜月光为伴,见证项目从一缕平地到如今的破土而出。

“前线作战,后方粮草充足”这是杨俊武对现如今这个团队默契配合的高度赞扬。他谈到,无论是施工、材料供应还是后勤保障,分公司以及项目总能协调一切资源,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粮草”来应对挑战,毫无顾忌地拼在前面,朝着目标奋战。这种无条件的支持和保障,让杨俊武深感团队的力量,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放心安心地成为“拼命三郎”。

在炽热的工地上,他就像是一台真正的推土机,强壮而坚实的身躯散发着金属的光泽,无论是陡峭的山坡还是厚重的泥土,他都毫不畏惧,坚定地前行,所到之处,都被平整、被打磨,被推演成他眼中的完美。(翁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