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下午,苏州市卫生计生系统2018品牌服务年推进会举行。两年前,苏州市卫生计生委制定《“健康苏州?为民务实”持续改善服务三年行动计划》,从2016年起,逐年依次开展“创新服务年”、“优质服务年”、“品牌服务年”主题活动。会议现场,2017年度优质服务年“十大服务举措”、“十大服务明星”等获得表彰。来看一下十大服务举措和十大服务明星都有谁。
十 大 服 务 举 措
1、市卫生计生委——“健康苏州掌上行”服务
“健康苏州掌上行”平台于去年12月正式向市民推出,已实现医疗资源查询、预约挂号、排队叫号、掌上支付、检验检查报告查询、扫码取药等功能,目前平台用户注册总量达10154人,平台功能点击总量为345190次,交易金额为56088.79元。
2、苏大附一院——骨科居家护理服务
2017年苏大附一院提供的骨科居家护理,让居家护理搭上互联网服务快车。举措成效显著,截止2017年12月,平台共接收省内骨质疏松、髋膝置换术后及四肢骨折患者2036名,服务7620次,发现深静脉血栓1例。该项目国内属于创新、有效的延续服务模式,将继续推广至其他慢性疾病,让更多病人受益。
3、苏大附二院——特色护理延伸服务
苏大附二院针对患者出院后的后续护理诊疗,相继推出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门诊、伤口造口门诊、淋巴水肿治疗门诊、母乳喂养指导门诊、糖尿病教育门诊及腹透教育门诊等一系列特色专科护理门诊。
这类门诊均由一定资质的专科护士坐诊,针对患者出院后护理、恢复、健康教育等多方面,提供针对性的诊疗及咨询,深受患者欢迎,2017年度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门诊量近8000多,母乳喂养指导人次达800多,慢性伤口门诊接诊患者2686次,淋巴水肿治疗接诊885人次,各特色门诊影响力在市区内也逐步提高。
4、苏大附儿院——儿童舒缓疗护服务
医院组建了包括医生、护士、麻醉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在内的舒缓治疗团队,通过疼痛管理,心理辅导,社会支持、公益活动等方式减缓儿童血液肿瘤患儿及家长的身心痛苦和压力,帮助他们度过艰难的治疗期。为无法治愈的患儿提供临终关怀,让患儿平静无痛苦的走完短暂的人生,同时向家长提供哀伤辅导。
5、市立医院北区——“红手环”志愿者卒中筛查服务
针对清塘、留园、虎丘白洋湾四个社区,每月定期进行筛查活动,免费义诊,卒中危险因素筛查5000多人次,并对其中20%的高危人群进行了复筛,重点管理,给予专业性的预防措施,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常见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少见危险因素的个体化治疗,甚至早期药物、血管介入的干预措施,降低了高危人群的卒中危险的发生率,提高高危人群的生存质量,真正做到精准防治。
6、市五院——肝病患者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
通过开展母婴阻断、开设多学科母婴联合门诊,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为慢性肝病患者建立完整、系统的电子健康档案,制定个体化随访治疗方案,扩大了乙肝规范化治疗的人群覆盖面,极大地促进了更多患者的健康,节约了社会医疗成本。
患者得到及时的提醒和专业的指导,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到90%以上,降低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的发生率。通过对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共建立1167份个人健康档案,开展出院后抗病毒治疗个案管理429人次,免费发放“居家消毒护理小礼盒”522人份,出院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从63.3%上升至91.1%,作为优秀经验在全省进行交流。
7、市广济医院——睡眠医学服务
自该中心成立以来,共收治患者近两百例。其中完成PSG监测197例,睡眠门诊就诊量2017年达到4668人次,比2016年增长了13.4%,通过睡眠中心的诊疗早期发现了一例白血病、两例迟发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均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治疗,收到良好社会反响。
8、市卫监所——卫生监督市民体验服务
2017年,市卫监所以健康“531”系列行动计划为主线,主动邀请共建社区居民、行风监督员、学生及学生家长、网友代表等共计110余人次,先后6次前往眼科医院、学校、游泳池等卫生监督现场观摩,并就与市民切身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在“城市职能体验官活动”中,首次联合“寒山闻钟”论坛,开展了“卫生监督员”一日体验。“奶粉开放日活动”中,带领市民代表零距离参观了奶粉生产线,解读了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营养标签,并全方位解答了奶粉小知识。
9、市中心血站——新增10个无偿献血爱心屋
无偿献血爱心屋为2017政府实事项目,市中心血站新增10个无偿献血爱心屋,目前10个爱心小区已全部落地。
由于所有的小屋都分布在繁华闹市区,充分发挥了固有的人流密集、环境舒适的优势,既向市民普及了无偿献血知识,又方便周围居民献血,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为临床病人募集血液。
10、市急救中心——非急救转运服务
苏州市非急救转运分站于2017年1月份开始运营,共投放7辆急救车,主要承担院间转运、康复出院、放弃治疗回家等非急救任务,真正实现了120分级调度,既有效分担120急救中心的急救压力,避免了急救资源的浪费,又切实满足了居民非急救转运方面的需求。
截止2017年12月底,3个转运分站7辆救护车共出车3659次,总有效里程232653公里。
(本刊记者 朱佳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