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两协会”近日联合发布《事故汽车维修工时测定规范 第1部分:涂装工时》标准。
涂装工时相差27倍
据了解,当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已有2.17亿辆。然而,在维修事故车辆时,汽车厂家工时仅用于保修期内4S店与厂家结算,维修方与消费者、修理方与保险公司均采用市场协议价。可以说,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广泛运用的事故车维修工时标准体系。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外劳动法规、作业环境、作业习惯和配件换修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国外的事故车维修工时标准也不完全适用国内市场情况。
根据两协会组织相关机构对北京地区多个品牌18款车型4S店的工时费用进行的随机抽样,仅就在保险杠涂装一个维修项目,18款车型的维修工时的定额由3.7-100个,相差27倍。
“这固然有工作量高低不等的客观原因,但根本的原因是维修工时计量单位的基准不统一。”项目组相关负责人解释说,维修工时计量单位基准的不统一,导致消费者在进行车辆维修中无法进行相关比较和透明消费。因此,我国亟需一套科学、准确、符合国情、且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工时标准。
消费者存在两大认知误区
据介绍,早在2014年11月,“两协会”就成立了以中保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的标准工作组,正式启动了事故车维修标准工时的研究和调查工作。
在调查过程中,项目组还发现消费者在这方面的认知误区。比如,事故车涂装成本和车辆价格成正比。事实上,汽车涂装的成本与喷涂面积、喷涂工序、使用材料有直接关系,与车辆自身的价格并没有必然的关联;再比如,各厂家维修工时计量单位都是统一的,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的维修工时以5分钟为计量单位,有的则以60分钟为单位,差异较大。
统一标准意义重大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的标准统一了工时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校验要求,并对主要工时、准备工时、辅助工时等5种不同的工时;作业宽放时间、生理宽放时间2种宽放时间以及划伤涂装、整形涂装、新件涂装等3种不同涂装类型进行了定义和计算方法介绍,对不同种类的涂装进行了界定。
“该标准对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维修企业工时合理计算,确保保险公司事故车有效理赔定损,机动车涂装行业健康发展及为管理部门规范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中保协副秘书长郭红说,这也是两协会继推出汽车“零整比”之后取得的又一重要研究成果。郭红透露,此次发布的是事故汽车维修工时测定规范第一部分,其他部分还在修订中,后续将择机发布。 (编自《中国消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