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一天,苏州市立医院东区胸外科收到一封温暖的感谢信。信是患者家属写的,字里行间朴素的感激之情与对生活的乐观豁达的沉淀,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医务人员,那些曾经相处的点点滴滴又重新浮现在人们眼前。
70多岁的马大爷五年前被诊断出肺癌,原本的“特殊”家庭无疑雪上加霜,老伴儿冯阿姨既要照顾患癌的丈夫,又要呵护有智力残疾的女儿,心力交瘁的冯阿姨也累垮了,体弱多病,整个家一下子成了别人眼中典型的“弱势群体”,真的应了一句话:“幸福是童话,不幸才充满故事”。
然而,那天——当冯阿姨一边扶着老马,一边搀着女儿,踏进胸外科病房的那天,心中的悲凉就减少了几分。帽子上有一条蓝色杠杠的护士长仔细询问了病情叮嘱几句后,敏锐发现身边的小女孩有点不一样,就侧身拉起她的手说,以后我们一起照顾你爸爸,有什么事都可以来找我。看似平常的一句叮嘱,让阿姨心里暖暖的,在后来的相处中,这位善于沟通,专业护理到位,掌握心理学知识的护士长给冯阿姨带来了很多触动,人心肉长,细腻微小的感动汇成暖流,对抗着命运的雪上加霜。
入住病房后,朱一蒙主任带领的胸外科团队,根据马大爷的病情制定了详细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朱主任亲自主刀,做了左上肺叶切除术,术后护理一点都不能马虎,每天查房巡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马大爷家属积极主动配合,饮食纠错,生活方式应对,……等等。
因病情之需,前前后后近5年的疾病斗争,老马几乎有一半时间在病房度过,医院成了他们第二个家,而老马也在这个家中度过一个难忘的生日。那是胸外科的医护人员精心为他策划的72岁的生日趴,感动之余,老马内心是震撼的,他像孩子般发自内心的开心,甚至忘了自己还是个病人。那天,他满含热泪地说,“这是此生中最隆重的生日”;那一刻,他感受到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最幸福的人,大病无情,但是胸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带给他的是美好和厚重的情谊。就是那一刻,他坚定了自己要捐献遗体的决心,把自己的眼角膜和大体留下来,他要对社会作最后的贡献,让爱和温暖延续!
现在,马大爷已经离开了半年,老伴儿冯阿姨带着满怀感激送来这封感谢信,她说,依靠胸外科优秀团队的力量,让我爱人老马享受到了传说中欧美国家用巨额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并延长了2年的生存期,而本来,他们预计寿命活不过10个月……;现在医患矛盾敏感突出,我们的家庭又如此特殊,但是我们和这里的医务人员相处充满温馨默契和感动,因为我们摒弃世俗的差异对待与冷漠,以真心换真情,没有必须治好的癌症,也没有只认疾病不认人的医患关系,回归本真,我们都是用“心”在交流,我们彼此都看到了各自生活与岗位中的艰辛与不易。这里的医护人员比自己子女还好,这句不是客套话,子女孝敬父母只能是一个人的孝敬,而老马在胸外科得到一整个团队的呵护和照顾,这是我们不幸之中的大幸。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马大爷的家人仍坚强地面对生活,而东区胸外科团队与他们的情谊并没有散去,时常电话询问冯阿姨母女的生活状况。今年三月某一天,冯阿姨正带着女儿参加苏州市红十字会组织捐遗者家属的祭奠活动时,恰好接到护士长李萍打来的电话,表达她对老马的缅怀之情,听到护士长的电话倍感亲切,冯阿姨的女儿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护士长:“我们去看爸爸了……”
这种心有灵犀的感动不止一次。6月上旬冯阿姨和女儿身体先后发生不适,第一反应是是打电话给护士长,请求帮助,李萍护士长总是力所能及,有求必应。失去亲人对谁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李萍一边积极做好冯阿姨母女的心理疏导,一边联系神经内科周华主任,帮助对患病女儿的诊治,二周下来,冯阿姨的女儿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冯阿姨心中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患难真情,大爱无疆。东区胸外科医务人员所做的一切,远远超出了医疗职责范围,医者仁心,患者把医生护士像亲人一样信任对待,一个团队,一份大爱,一个大家庭,我们最终收获的,又何止一封感谢信! (金申娟 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