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父母心,只有仁心与医术兼备,才是好医生,一个冷漠迟钝的人是永远不会成为一名好医生的。作为医生,我们的首要职责就是为患者准确高效率的解决问题。”
——施敏骅
在患者眼里,他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在同事眼里,他仁心仁术,兢兢业业;在学生眼里,他授业解惑,事无巨细。他常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工作要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善于发现,对疾病进展要有预见性。
施敏骅,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9年,具备丰富的呼吸内科专业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对肺癌、各类呼吸系统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咳嗽、肺间质病及系统性疾病相关肺部改变、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支气管镜检查等专科技能。
他多次获得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苏州市科技进步奖;历获苏州市医德医风标兵、第四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等称号。在2018年8月19日南京江苏省庆祝首个中国医师节会议上,施敏骅获“百名医德之星”称号。
“福尔摩斯”式医生
“我给病人看病的时候,经常进行福尔摩斯式推理”施敏骅说。内科疾病呈慢性过程,如何在较长期的病程中抽丝剥茧,发现病情的蛛丝马迹,这需要经验、需要慧眼,更需要一个具备预见性、系统性、严谨周密的大脑和思维方式,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危害。
25岁的交警华先生因“发热、咳嗽两周”入院,初步诊断为肺炎,经过抗感染治疗,症状明显改善,但是施敏骅对于治疗结果不满意,他敏锐地意识到此类肺炎有别于常见的细菌性肺炎。果然,结合影像学改变及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这是一例免疫健康宿主罹患的隐球菌肺炎。精准的判断、周全的考虑、严谨的态度证实了施敏骅的敏锐判断,随即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避免了治疗的延误。
专科技能,施敏骅也是一把好手。作为第一负责人,支气管镜镜下治疗技术成功通过江苏省医院学会3级和4级技术认定,经常有病人慕名而来。大小形态各异的异物(瓜子、螺丝钉等)虽不起眼,但是在病人的体内长期留存将会造成多种隐患,如反复感染、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甚至误诊为肿瘤等可能。曾有一位患者,反复咳嗽十余年,病因不明,后经胸部CT检查发现支气管异物,因病程久,局部肉芽组织粘连,异物嵌顿,施敏骅精心准备,采取多种措施,安全取出异物,以最小的代价解决了患者十余年的顽疾。
我们就是战士
作为呼吸科主任,在抗击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H7N9以及昆山爆炸事件中,施敏骅从未缺席。他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成功地排查、救治多名重危患者,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体现出沉着冷静的专业素养。
谈及SARS,施敏骅说,“在疫情形势尚不明朗时,我们身先士卒,工作在一线。面对疾病,我们就是战士,只要需要,我们从不说‘NO’。”转眼2013年,SARS十周年回忆刚结束,3月底,H7N9不期而至,首现上海。施敏骅清楚地记得,这天是那位曾接触过活禽的患者入院的第二天,肺部影像学表现已经发展为白肺。施敏骅立即按要求将病人转至五院,受五院邀请协助治疗,一夜未归。那天的晚饭,施敏骅一个人,一碗面。
由于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2014年施敏骅被评为苏州市医学会优秀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在“南京铱 -192 源丢失事故”中,作为治疗专家组成员,共同制定了联合用药方案,成功救治患者,皮肤移植成功并康复出院。
随身携带的282个病例
在施敏骅的手机里,有着一本“厚厚”的病历夹,里面存有282位亚厘米结节患者的病例信息。病历夹里明确记录着每一位患者的接诊时间、病情描述、各类检查单及影像资料,甚至对每一位患者的复诊时间都做了跟踪记录。这些患者都是施敏骅近两年的接诊病人,同属于亚厘米且形态高危结节患者。繁重的工作中如何能给予病人最佳诊治?施敏骅用实际行动作出回答。
大医精诚,“精”与“诚”不分主次,相辅相成。施敏骅参加2018肺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的修订,在苏大附二院牵头成立肺结节诊断门诊,开展肺部结节的性质鉴别,肺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支气管镜检查和介入治疗,晚期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近一年来,又尝试将免疫治疗引入肺癌一线治疗,明显提高了早期肺癌的诊断率和晚期肺癌的疾病控制率,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29年 医心仁术与君行
在呼吸科的病房里,有近80%的患者是老年人,有一部分不乏肺癌晚期患者。癌症带来的苦痛、放化疗伴随的不良反应、巨大的经济压力使这些老年人产生焦虑、恐惧。施敏骅经常深入病房,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对于一些经济拮据的患者,通过各种方式减免医疗费用,积极向中华慈善总会申请救助名额。马阿姨就是其中一位,“2014年5月,第一次见到施主任,他为人客气,儒雅有礼。每次查房,都耐心回答我的提问,还经常教我们老人做笔记,出院后,只要有不舒服,每通电话每条微信,他都第一时间回复。” (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