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健康水平仅关注医疗远远不够中国电信
第2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期:第2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10-11

提升健康水平仅关注医疗远远不够

苏州市卫计委主任 谭伟良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随着国民富裕程度的提升,病有所医和老有所养的诉求日益强烈,健康保障和服务成为重要显性需求。近年来,拥有1068.4万常住人口的江苏省苏州市,在构建“大健康”发展格局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努力构建现代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探索符合苏州特色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
仅关注医疗远远不够
    要建设健康苏州,急需解决优化健康资源配置和资源补短补缺的问题。2017年3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发布《“健康苏州2030”规划纲要》,明确卫生健康事业重心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到“以健康为中心”,提高苏州市民健康水平仅仅关注医疗远远不够。为此,苏州重点提出打造区域健康联合体这一创新举措,将现有的服务体系重新规划布局,围绕“健康”这一市民的共同追求进行流程再造。
    对近10年来苏州市民的健康大数据进行分析显示,苏州市民前5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伤害。基于此,苏州市提出打造两种类型的健康联合体:区域急病协同救治联合体系和区域慢病协同防治联合体系,出台覆盖健康市民、健康城市、健康卫士、健康场所、健康市民倍增“531”五大行动计划,从治病、防病、监管、参与等多维度,共同组成市民健康综合服务体系。
    健康市民“531”行动计划主要瞄准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5个方面,建立5个疾病区域协同救治中心,实现“急病要急”。在急病协同救治的同时,同步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起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妊娠3大筛查机制,通过早期识别、早期治疗、上下联动、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急病区域健康联合体,构筑苏州融预防、救治、防控于一体的市民健康管理联合体系。

    在关注急病的同时,如果能控制好血糖、血压,使呼吸顺畅,减少骨质流失,关注青少年生长发育异常,那么,由此引起的中风、心脏病、肺部疾病、跌倒骨折、肥胖、近视等问题就能少发生。健康市民“531”行动倍增计划的出台旨在解决“慢病要准”的问题,提出要将全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升级成为市民健康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以疾病早期识别、适宜技术运用、健康综合干预、专科规范诊疗为一体的具有专科专病健联体特色的市民综合健康管理供给模式,为市民进行高危因素筛查,进行风险评估和干预,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苏州是一个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倍增计划中特别提出要遴选适宜的中医药技术和方药开展疾病防治工作。
更快见效还需多管齐下
    体系的建立仅仅是个开始,要收到好的效果必须强调多管齐下。今年年初,《苏州市医疗卫生资源补缺补短“123”方案》正式印发。针对苏州市卫生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案》明确提出将迁建1家疾控中心、新建2家三级医院、提升3个方面服务能力,补齐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部分区域缺乏综合性大医院的空间型短板;补齐妇幼、肿瘤、康复、精神卫生、临终关怀等功能薄弱的功能型短板;补齐院前急救、血液供应、疾病控制等领域发展滞后的发展型短板。
    苏州的医疗技术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特别是在血液、骨科等领域更是全国领先。但不少市民得了疑难杂症或危重疾病,还是情愿去邻近的上海求医问药。如何让苏州从人才高峰变成人才高地?苏州市打出了“临床医学专家团队”、卫生青年骨干“全国导师制”、社区进修学院、姑苏卫生人才引进培养新政、名医工作室等组合拳,引进27个国内一流临床专家团队,团队涵盖骨科、血液病科、泌尿外科、小儿外科、妇科、产科、胸外科、烧伤整形科等学科。除了“引进来”,苏州还在全国首创卫生青年骨干人才“全国导师制”,将在5年内培养200名卫生青年骨干人才。到全国知名医院知名科室“拜师学艺”。到2020年,苏州将累计引进顶尖临床医学专家团队50个,累计培育卫生领军人才10名、重点人才100名、青年人才300名;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3000名,其中全科、儿科、精神科和医学影像等紧缺医学人才600名。“531”系列行动计划实施不到两年,效果已经显现。目前,苏州市已建成市级胸痛中心9家、卒中中心10家、创伤救治中心7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4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0家,这是市民健康问题综合策略的重要内容。去年,苏州市新生儿死亡率比前年下降22%。全市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转型成为市民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开展三大筛查和管理近65万人次。
    不仅是急病、慢病得到有效治疗,近两年来,苏州市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1.8%、一大批健康场所建成、27项重点公共卫生领域项目化干预工作全面推进。苏州市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到82.90岁,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仅次于上海,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接下来,苏州将进一步完善区域内健康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整合型、智能化的健康服务体系。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可穿戴设备为辅助手段,夯实急病、慢病、防病等领域的健康管理职能,串联起家庭、社区和各大健联体之间的信息资源,实现健康苏州建设的市民共建共享。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消费者周刊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苏州盘胥路485号   邮编: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