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芝斋:让有“温度”的粽子糖历久弥新人工智能网络音乐电视视听再升级“一百羽博会”之“艾莱依”新款面市吴中优质农产品集中进社区《延禧攻略》后重返故宫鼓韵系列美出新高度特大喜讯:苏州水星家纺专卖店要开内购会了
第1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4期:第1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11-29

采芝斋:让有“温度”的粽子糖历久弥新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一抹甜味舌尖绕,浆凝晶,晶结糖,一颗含在嘴里,嚼碎,松仁的香味立刻就在嘴里散开,这便是粽子糖带给苏州人魂牵梦萦的甜味。

    148年前,青石板上烧制粽子糖的身影和叫卖声虽然早已远去,148年后,粉墙黛瓦、雕栏画栋的临街楼房还在,现代化的“透明作坊”里传出的却依旧是丝丝甜味和缕缕清香。

    店门口人头攒动,让人很难相信这仅仅是一家售卖苏式糖果的老店。变的是景,不变的是苏州人百年的守候。

    有“温度”的粽子糖,就像一个老古董、活化石,无意间成为了时间的载体,带着苏州人从味觉中窥探过去的记忆,而采芝斋传承的,正是让“让这份小时候的味道”在时光的沉淀中历久弥新,芬芳四溢。

“做糖,温度很重要,不仅靠经验,投入的还有感情”

    38年老手艺人的执拗

    38年前,18岁的小陆,到采芝斋做学徒、学手艺。38年后,56岁的老陆依旧在采芝斋的“窗口”传递着这份苏州人记忆中的“甜味”。“那个时候,粽子糖就很红,周围的人都以能学到这门手艺为荣,都羡慕我”,见到我们,手艺人陆师傅说,“没想到啊,原本只是要来学一门手艺,讨份生计,居然就这样待了一辈子。”

    做糖辛苦吗?“当然辛苦了,这个活很费体力,女生还干不了呢。”言语间,明明是说辛苦,老陆的语气却透着傲娇。“你看看,温度的把控很重要的,差一点都不行,全靠经验和用心。”老陆一边说着,一边舀了一勺刚刚熬制好的糖,放入水中冷却,“除了试温度,还得经常尝尝甜度,温度不对,对甜度也有影响,瞧我这牙,就是试糖试多了。”虽是揶揄,老陆的眼中倒是放出异彩,“不过现在好了,不用怎么试糖,驾轻就熟了。”

    常年的弯腰制糖,加上试糖,老陆的牙口不好,也落下了腰疼的毛病,因为剪糖时要经常用力,长年累月,右手要使力的时候也有些艰难,可是言语间老人家倒是甘之如饴,“我女儿小的时候也想学这门手艺,到底是非遗的技艺,魅力还是很大的。”

    当然,除了非遗的技艺,如何满足和迎合市场,也是粽子糖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于是,采芝斋历经探索,不断改进配方,研制探索粽子糖的新玩法、新吃法。采芝斋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调配出了几十种不同口味的粽子糖,有薄荷、松子等。如今的粽子糖不仅在苏州家喻户晓,而且名扬海外。

    在采芝斋所有产品的销售中,粽子糖占比最高,达到30%以上,年销售额从原先的2000万元到如今的1亿多元。“旺季的时候,真的是一糖难求的,都来不及做。”陆师傅说。

“传统的就是传统的,苏州文化就是粽子糖要传递的‘温度’”

    15年职业经理人的感慨

    仔细环视,这是一座座粉墙黛瓦、雕栏画栋的临街楼房,由清代探花费念慈书写的“采芝斋”店名俊雅古朴,店名两边写着“同治始创,百年老店”八个大字,门口一副对联:“采万物灵芝,溶百年珍味”。

    走进方方正正的店堂,仿佛进入了一座小型的苏州园林。一扇扇花窗,一重重挂落,到处是匾额、楹联。正对大门的墙上是名家绘制的“采芝图”:一位仙翁手持拐杖,提篮中装着灵芝仙草;另一位仙翁肩挂装有灵丹的葫芦。店堂里高挂着“贡糖”、“半爿药材店”的招牌,回荡着婉转动人的苏州评弹。

    售货员们身着具有浓郁苏州水乡特色的服饰,操着一口又甜又糯的吴侬软语,在迎来送往中传递着老苏州的文化底蕴。

    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这个“透明作坊”。2年前,这个30平左右的“透明作坊”横空出世,一时间让“藏”在后坊制作的苏式糖果,亮了真身。同时也让在幕后工作的老陆,走到了台前。

    从熬糖、冷却加入松仁,到拉条、剪糖,短短半小时内,金黄色的松仁粽子糖就新鲜出炉了“,第一次见到,原来粽子糖是这样制作而成的。”苏式糖果制作技艺传人的绝活,让苏州的老百姓惊呼。“传统的就是传统的,苏州文化就是粽子糖要传递的‘温度’”,在采芝斋做了15年职业经理人的平煜感慨良多,“传承和发扬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采芝斋很幸运,做到了。”

    关于这个30平米透明作坊的诞生,倒也颇为曲折。作为非遗技艺的传承方,多年来,采芝斋一直苦于“如何让非遗的东西让更多的人知晓”。“监管部门的领导来检查,提议我们搞这样一个透明的作坊,为我们解决了这个困惑。在整个作坊的设置过程中,为了符合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多次调整布局和设计,才有了现在的格局。”平煜说,“效果非常好,我们试生产的那一天,员工们都惊呆了,因为他们也从来没见过这些老手艺。”

    在采芝斋15年,有没有想过跳槽?“没有”,平煜坚定地回答了我们。“这里很好,很有温度,我们希望可以继续坚持守好这份‘传承’。” (肖佳)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消费者周刊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苏州盘胥路485号   邮编: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