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分局负责人司建青陪同下,采访了苏州阳澄渔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阳澄湖镇阳澄渔歌大闸蟹养殖农业合作社理事长郑金龙先生。郑先生一副现代农民打扮,中等身材,平顶头,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谈起养殖、销售大闸蟹,眉飞色舞,有聊不完的话。
为乡亲谋利益
阳澄湖清澈的湖水、丰饶的物产闻名于世,大闸蟹这种特色时令美食更是让五湖四海的饕客们垂涎,郑金龙就是阳澄湖边相城区阳澄湖镇车渡村土生土长的当地人,1962年出生,1978年高中毕业后一直在乡镇企业工作,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两个从事现代农业的台湾商人,当俩人得知他是大名鼎鼎的阳澄湖大闸蟹原产地的人,直呼他抱着金饭碗在讨饭吃,真是可惜。劝他从事大闸蟹营销为业。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投身其中。坚持“正宗、优质”的经营理念,第一年就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户群,从此不发而不可收,由于他经营的大闸蟹品质、口感好,加上信誉好,这样几年下来,销路大开,并且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他的乡亲们从蟹苗入水到最后成蟹出水,可都是付出很大心血的,却由于没有销售渠道,只能低价卖给批发市场、销售商,中间商的利润叠加物流成本,导致大闸蟹到了外地,单价一翻再翻,中间商赚得盆满钵满,蟹农口袋里的钱却少得可怜。他决心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乡亲们服务,既可以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正宗的优质阳澄湖大闸蟹,又可以为乡亲们增加收入,过上小康生活,于是就将他们组织起来,发起成立苏州阳澄渔歌生态农业农业专业合作社、阳澄湖镇阳澄渔歌大闸蟹养殖农业合作社。
万事开头难,要吸引更多的乡亲加入合作社,必须要用事实说话,让他们心服口服。凡是与合作社签订合同的,一律包销,按时结算及时兑现货款,决不拖欠一分钱,说到做到。而且他还定期组织养殖沙龙,商讨、研究大闸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他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寻找解决办法;与此同时,他带着问题请教农业局专家和图书馆寻找资料,刻苦钻研,自学成才,成为了一个养殖大闸蟹技术的土专家,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指导蟹农;由于合作社蟹农拥有核心养殖水域,水质甚优,水草丰富,湖底淤泥较少,造就了大闸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干净结实的品质,个头丰满,四肢修长,强壮有力,肉质膏腻,大闸蟹质量都符合欧盟标准,使合作社办得红红火火。他还设身处地为蟹农着想,节省养殖成本,自己培育蟹苗,大幅度地降低了蟹苗的成本,为蟹农增收贡献了一份力量,而且注册了“阳澄渔歌”品牌,他为增强品牌效应费尽了心血。
随着电商的兴起,大闸蟹市场良莠不齐,一些不良商家的行为冲击到市场,他们低价、但是蟹品质量差、分量不足,也蒙骗了一些消费者。有一个客户质疑郑金龙出售的蟹价贵,说网上价格低,他用事实说话,就在客户指定的网站买了一份礼品蟹给这个客户,免费让客户品鉴,真可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客户吃了这份礼品蟹,真是大跌眼镜,品质、口味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而且分量严重不足。老郑就是用这种方法让客户信服,这个客户从此成了忠实客户,十多年来只要一到蟹季必定会来,而且量很大。老郑的客户许多都是回头客、多年的老客户,有一个固定的客户群,他们只认老郑的人品和蟹品。阳澄渔歌大闸蟹声名鹊起,知名度越来越高,合作社口碑好,由于从来没有消费者去市场监管部门、消保委投诉,先后被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授予“消费者满意单位”、“零投诉企业”的荣誉称号。
不断创新技术
大闸蟹围网、池塘养殖作为阳澄湖地区最传统的农业产业,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而作为富有科技含量的循环水养殖系统,根据中华绒螯蟹生长特点,郑金龙已经攻破了各个技术难点、技术基本成熟已达到可操作层面。而随着传统资源型养殖面积的收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闸蟹需求将逐年提升。而可控性养殖可以规避自然因素、病虫害等因素带来的不利,节约资源,增加效益。因此项目产生的风险很小、可操作性强。他准备申报成功后,在合作社蟹农中推广。
郑金龙告诉记者,阳澄湖是苏州市饮用水水源,也是苏州全市的战略备用水源、在调节区域生态环境方面阳澄湖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功能决定了阳澄湖在保障饮用水安全和苏州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地位。随着阳澄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围网养殖肯定会被取消,他们必须早作准备,阳澄湖大闸蟹养殖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沉重的课题,多年来阳澄湖多家大闸蟹养殖企业联合各高校及有关科研单位尝试了多种大闸蟹养殖方式,给“养蟹护水”这一课题的突破提供了新的落点,郑金龙根据多年实践决定采用“循环水高效精养大闸蟹”技术,成功为阳澄湖大闸蟹养殖可持续发展找到了突破口,必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大闸蟹。人们期待着老郑的科研成果早日推广,造福蟹农和消费者,聆听老郑用费尽心血吟唱的动听的“阳澄渔歌”。 (毛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