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法院:推动诚信社会建设从维护诉讼诚信开始苏州乐园
第1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3期:第1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8-29

苏州法院:推动诚信社会建设从维护诉讼诚信开始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民事诉讼中,肆意发动管辖权异议程序,便如同不诚信的当事人打开了一个无懈可击的“锦囊”,在诉讼中将法院避免“迟到的正义”的努力瞬间消解于无形。然而近日,昆山某某机械公司想当然地在苏州法院使出同一招数却不灵了,不仅未能用管辖权异议在时间上“拖”住对方当事人,反而因滥用异议权而被法院罚款人民币5万元。
    据悉,这仅仅是苏州法院依法维护诉讼诚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防范虚假诉讼和打击不诚信诉讼行为上着实闯出了一条路,有力地纯净了苏州诚信诉讼环境,提高了苏州法院司法公信力。
惩戒行为:由自发到自觉
    说起对不诚信诉讼行为的司法惩戒,苏州市虎丘区法院行政庭副庭长赵延丽颇有心得。去年,在该院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自己对多次进行虚假陈述的庞某某开出了5万元“罚单”,而该案的标的仅3.4万元。“只有惩罚力度上去,让不诚信的当事人有疼痛感,才会让他对法律有敬畏感。”赵延丽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案子的。
    惩戒力度上去了,不仅仅表现在司法罚款额度增加,而且还表现为对法律制度和诉讼程序的严格执行,苏州中院对当事人滥用举证期限制度的打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去年在审理一起商业维权案件时,被诉侵权方一审躲起来不应诉,二审时跳出来主张对方证据来源不合法,我们最后认定他二审抗辩成立,但对他消极应对诉讼、徒增对方诉累、浪费司法资源的行为予以了训诫,并要求他承担对方当事人增加的交通费、律师代理费等必要费用以及二审诉讼费用。”苏州中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赵晓青介绍。
    司法惩戒的难处不仅仅在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更在于缺乏一个对虚假诉讼及不诚信诉讼进行甄别与发现的机制。为解决这个问题,苏州市吴中区法院诉讼参加人心理测试制度应运而生。
    2017年,吴中法院审理一起房屋租赁案件,原、被告对有无交付第三年房屋租金存在争议。对此,法院启动心理测试程序,原告的租金催要经办人张某通过了心理测试,而被告朱某未在指定时间到场接受心理测试,最后,在法律威慑下,被告朱某最终书写《具结悔过书》,痛哭流涕地承认错误,并主动交清剩余3年的租金。
惩戒机制:由“独奏”到“交响”
    今年2月15日,全国律师协会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律师协会维权惩戒工作,其中,通报的一起惩戒案例正是苏州法院防范和打击不诚信诉讼的最新成果。
    据了解,去年6月,苏州市虎丘区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江苏某某律师事务所郭某男涉嫌教唆当事人虚假陈述、记载不实谈话笔录。虎丘法院将此情况通过司法建议发送苏州市律师协会。苏州市律师协会经调查,认定郭某男律师确有教唆当事人向司法机关虚假陈述的违规行为,作出给予郭某男律师中止会员权利六个月的行业纪律处分。“法院用司法建议的形式将律师的不诚信诉讼行为发送给律师协会,律师协会不‘护短’,依法进行处理,全国律协把它作为典型惩戒案例发布,这本身就说明司法与行政在处理不诚信诉讼行为的协作互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该院研究室工作人员黄天涵解释道。
    除了跟司法行政部门、行业协会互动外,公安部门、检察机关、甚至居委会、村委会,在打击、防范不诚信诉讼行为上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劳动争议和道路交通赔偿案件中不诚信诉讼行为方多为劳动者或受损害方等相对弱势群体,因为其对法律的无知和对利益的贪婪,常有伪造户籍证明书、收入证明的行为,这类伪造证据的行为在已处理的案件中占比约有两成。
    对此,太仓市法院审管办副主任郑金硕说:“对有的当事人,我们真的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我院曾审理过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原告本是受害方,却伪造户籍证明,将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想争取更多的赔偿。结果承办法官审查材料时发现了里面的破绽,联系当地公安,最终查明事实并对该当事人进行了处罚。”
    据了解,早在2010年,张家港市法院就联合检察院、公安局联合出台了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案件的文件。2013年9月,在苏州市委政法委牵头下,苏州中院、苏州市检察院、苏州市公安局、苏州市司法局联合建立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这些制度、机制经多年探索与完善,现已逐渐成熟并发挥作用。
惩戒目标:由治标到治本
    个案的处理仅仅是疏浚了河流,制度的完善才是治理了水源。苏州两级法院善于从个案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不诚信诉讼行为的问题。
    苏州市吴中区法院率先推行诚信诉讼承诺制度。对存在疑似虚假诉讼情节的案件,向双方充分释明虚假诉讼风险责任和法律后果,并引导原、被告签订《诚信诉讼承诺书》,告知若查实所作的陈述及提交的证据材料存在虚假、恶意等情形,将承担相应的妨碍诉讼、民事赔偿、刑事和征信四重责任,促使不诚信当事人“知难而退”。
    “自这项制度推行以来,共发放了1574份《诚信诉讼承诺书》,有力地遏制了不诚信诉讼行为,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非常好。”该院研究室马俐说。
    苏州中院进一步修改完善《诚信诉讼承诺书》,会同基层法院形成了上下协力局面。
    据了解,除了完善预警机制外,苏州法院还在甄别机制、举证机制、制裁机制、防范机制等制度上下手,织密制度的笼子。与此同时,苏州法院不断加大普法力度,就法院对故意妨害诉讼的行为进行严惩的事例向全社会公布。
    去年,苏州市姑苏区法院专门针对诉讼不诚信行为开展了“法徽正悬”专项行动,有力地震慑了不诚信的当事人。
    姑苏法院研究室主任耿莉说:“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法徽正悬——制裁不诚信诉讼案例选》和《关于开展“法徽正悬”专项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对不诚信诉讼治理的法治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治不诚信诉讼的氛围。”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2015-2018年,苏州法院共处理不诚信诉讼和虚假诉讼案件122件,类型包括虚假陈述、伪造证据、滥用诉权、规避执行、破坏法庭纪律等多种情形。通过对不诚信诉讼和虚假诉讼的整治,苏州法院司法权威进一步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优化,为诚信社会构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王岑 李雄 金刚)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消费者周刊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苏州盘胥路485号   邮编: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