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苏州市姑苏区都在推进农贸市场的改造升级,从邻里中心到网红集市,从智慧农改超到便捷生鲜坊,使菜市场纷纷“大变身”。不少市民戏说,现在逛菜市场就像串门旅游,既买菜又串门,很有意思。
这些菜场好在哪里呢?拿改造后的黄鹂坊菜场来说,其菜场中间增设了一条24小时营业的集市街,拥有早餐摊、点心铺、便民店,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一块购物和社交区域。记者的办公地就在其楼上,见不少市民买菜的同时,还在这小巷子里“遛弯”,或拉家常,或吃点心,好不热闹。市民买菜时,与摊主交往时,也热情又加。因为摊主在这里几十年了,与附近市民很熟悉,有了一定感情,会真心实意告诉你哪个菜好,哪个菜不适合你。所以在这里买菜,特别是老年人就是“串门”游玩。
升级改造后的菜市场之所以受市民欢迎,一是以新的理念提升了菜市场的“颜值”。如“双塔市集”、横街“水八仙”、西环菜场的“唐寅文化”、里河菜场的“老行当”等一批“网红”已经成为农贸市场改造高颜值、高品质的代言词;里河、朝阳、黄鹂坊等市场也完成了智慧支付、食品安全、食品溯源、智慧管理等智能化升级,购物环境明显改善。据了解,姑苏区不仅让菜市场干净、整洁、安全、有序,还要打造成市集化、文创化、生态化、网红化、智慧化的“五化”姑苏专属市场。二是有意让菜市场具有社交属性。当今虽然时新网购,但电商送来的菜,总觉得没有手摸着的带着露水的菜来得新鲜。不少市民还是忠情自己到菜场走走,既能买到放心菜,又能与前来买菜的邻居交流,何乐而不为。姑苏区改造菜市场时,顺了民意,留下了这可贵的“人情”味。三是留住了菜市场的生活本质。买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采购过程,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买菜就像他们到公园散步一样,是一种重要的生活体验。所以菜场的改造应该是多元的,既满足年轻人对新事物、快捷生活的需求,又支持老年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等。从而留住了菜的味道,生活的味道,城市也将会变得有滋有味。 (仙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