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慕名前往相城区黄埭镇拜访苏州市冯梦龙研究会研究员、冯梦龙纪念馆馆长、72岁的侯楷炜先生(中),他精神抖擞,非常健谈,与他促膝长谈,了解了许多研究冯梦龙文化的幕后故事。
侯楷炜讲,1978年,我当时是吴县东桥人民公社文化站的站长,北京有些知名的研究冯梦龙文化的专家学者到这里来考察,他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冯梦龙到底出生在什么地方。他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好老百姓,跟着这些知名学者走访当地老人,寻找冯梦龙在坊间的传说和故事。
冯梦龙在自己的书里说他是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人,长洲包括哪些镇、哪些村,他并没有提到。专家们要研究的,就是长洲到底是哪个地方,他们将凡是地名带‘冯’字的地方都走了一遍。
冯梦龙村(以前是新巷村)位于苏州相城区西北部,明代时属于长洲县区域。侯楷炜回忆,当时他与学者们一起走街串巷来到冯埂上,那里的老百姓讲得最多,说我们这里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姓冯的大官,家里有三个儿子,能写能画……当地老人们还零零碎碎讲了很多故事,都与冯梦龙有关。相城,石新,冯埂上……这些侯楷炜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地方,他怎样都没想到,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从此,侯楷炜开始对研究冯梦龙文化产生兴趣。而且他还发现在研究冯梦龙文化的领域,研究少年冯梦龙课题是一个空白。他决心在有生之年填补这个空白。当时由于公务繁忙,只能在业余时间收集、积累资料。
1996年10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荣誉委员贾芝教授又一次来到吴县市东桥镇,侯楷炜又一次接待了他,从此成了忘年交。贾芝教授题写了这样一段题词:在苏州东桥这片土地上曾经生长起一棵参天的文化大树——冯梦龙珍贵的余荫,供后人以无尽的享受。侯楷炜受到老一辈冯梦龙研究专家、学者的影响,更坚定了深入研究冯梦龙文化的信念。
2008年,侯楷炜退休后,有了空余时间,就向新巷村(后更名为冯梦龙村)正式提出,说这里明代末年有个人叫冯梦龙,非常了不起,并把他搜集到的故事讲给村民们听,这样的历史名人如果挖掘出来,对村里的影响会非常大。最终,在村里的支持下,侯楷炜在冯埂上设立了一间办公室,专门研究冯梦龙,继续搜集和整理冯梦龙的传说和故事。
侯楷炜把搜集到的传说故事汇编成书,把这些书作为乡土教材送到学校里。侯楷炜还建议学校引导学生写冯梦龙、画冯梦龙、唱冯梦龙。写,就是用书法写冯梦龙的名言警句;画,就是让学生们用画笔将冯梦龙的故事画出来;唱,邀请学校的音乐老师编出新的唱法,既有传统韵味,又有新时代的感觉。通过这些方式,将冯梦龙文化根植于学校,成为一种最好的传承。
2011年12月20日,对侯楷炜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冯梦龙研究基地”、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冯梦龙故里采风基地”、复旦大学文学研究中心“教学实践与冯梦龙研究基地”同一天举行了授牌仪式。侯楷炜讲“这些都是国家响当当的高等学府,这些专家学者来了,近一步帮我们策划怎么研究和深化冯梦龙精神。”
正当进行的一帆风顺时,有人写文章责疑冯梦龙的出生地,认为不是冯埂上,而是苏州的另一处地方。一时间压力山大,各种非议扑面而来,甚至有人认为侯楷炜这样做给黄埭镇会造成负面影响。侯楷炜顶住压力,拿出各种有力证据证明驳斥了空穴来风的言论。与此同时,他经过四年努力,挖掘了大量蕴藏在冯埂上的传说,编写了《冯梦龙传说故事集》一书,讲述了冯梦龙在故里的52个小故事,大多来自新巷村(现冯梦龙村)百姓的口耳相传。正准备交出版社出版,就请时任相城区区长的曹后令为该书出版题词,曹后令欣然命笔写了这么一段话:20世纪 70年代末始读《三言二拍》,始知冯梦龙其人,到相城工作后,始知是黄埭人,有人搜集冯梦龙传说故事且汇成书,好事也。区领导的支持与鼓励,极大地激励着侯楷炜为发扬光大冯梦龙精神的积极性,加快了筹备成立研究会的步伐。
2012年,苏州市冯梦龙研究会成立,并且举办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冯梦龙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5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黄埭镇,共同研究和探讨冯梦龙文化。
候楷炜后来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冯梦龙的52个小故事故事做了连环画,有图有文,汇编为三本,第一本叫《天才少年》,收录10个故事,写的是冯梦龙小时候的故事;第二本叫《文学巨匠》,也是收录10个故事,写的是冯梦龙在文学方面的造诣;第三本叫《勤廉知县》,冯梦龙做官了,记录他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这三本连环画送到学校后,非常受欢迎。
多年来,候楷炜从全国各地书店、收藏爱好者手中,收集了200多册各种版本的冯梦龙作品,有古籍、现代版、连环画等等,建立了冯梦龙纪念馆,并深入研究、挖掘,为创建冯梦龙村旅游景区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为振兴乡村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还三下福建省寿宁县,在崎岖的山路上深入山区走访当地老人,搜集冯梦龙在寿宁县当县令时的许多珍贵资料,把研究重点放在民间传说,并且创作山歌,花钱请人谱曲、演唱,在冯梦龙村村民、中小学生中传唱,既可以让村民在旅游项目中演唱,又可以使中小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伟人精神的种子,让冯梦龙精神家喻户晓,并让冯梦龙精神深深地植根于广大老百姓和中小学生心中。
候楷炜表示,生命不息,研究不止,让冯梦龙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毛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