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苏州市人民路708号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为人民路48号苏州医学院)南区大门,一座清末状元张謇半身铜像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苏州医学院前身——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的创始人(图1)。
苏州医学院自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其建制虽然消失,其门牌号如今也发生变更(由苏州市人民路48号变更为708号),但其八十八年办学历程却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当年通医南迁成苏医之后不久,党和政府顺从民意,将苏医南通分部华贵转身为南通医学院,自此苏医和通医南北并蒂花开,成为千万莘莘学子所向往、所报考的两所医学高等院校。
回望通医南迁成苏医这一历史节点,不仅是为了重述史料以发昔日之感慨,也不是为了纯粹怀旧以叹岁月荏苒,而是为铭记,更是为了不被忘却——当年促成一校变两校而做出贡献的人们。
苏医前身创建于民国元年
苏州医学院前身为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与其兄张 于1912年创建的,校址设在南通市籍仙观西院。张謇、张 分别任名誉校长和校长。这是国人最早创办的私立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她的诞生既体现了创办人的“父教育而母实业”理念,又涵盖着西医东渐的文化渊源。她的创办既顺应时势发展,又遵从教育规律需求,孙中山评价其为中国教育事业“开了历史之先河”。
张謇(1853-1926),一个爱国主义者,由仕途返乡后,脚踏实地兴实业、办教育,开始走上“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道路。他在《自订年谱》中写道“自见乙未马关订约,不胜愤耻,即注意实业、教育二事”,这是当时爱国人士共有的见识。
1895年起,张謇先后在南通、海门等地创建一系列近代企业,与此同时,他呕心沥血创办各类学校。宣统二年,张謇先生被教育界公推为中央教育会会长。1911年,张謇先生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张謇先生的“教育为实业之母”的理念,孕育了苏州医学院前半身。他在继创办私立南通农业专科学校、私立南通纺织专门学校之后,又创办了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其目的是为了防病治病,提高百姓的健康水平。张謇事业的继承者——其子张孝若先生,在后来阐述其父创办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宗旨时说:“都市集中首重卫生,且医之发达与否,有关民族之强弱,故人生所需,不可无医,乃建大学医科于学区中心”(图2)。
1912年创建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历经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先后更名为南通医科大学1927、南通大学医科1928、南通学院医科1930、国立江苏医学院1938年与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合并后更名、南通学院医科1946;1949—1957年历经全国性院系调整,先后易名为苏北医学院1952、南通医学院1956年。苏州医学院前身各个校段,在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不仅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创立了若干个第一,成为学界的示范和标杆。
就创办年代而言,苏州医学院前身校段之一——民国元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不仅是国人最早创办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更是我国民办高等医学教育本土化的发端。从当时的大学统计资料来看,清末民初,中国人办理的大学寥若晨星,即使到了1919年,《大学修正令》已经出台两年,中国人办理的大学也不多。苏州医学院前身校段之一的南通大学,在民国时期就享有很高的办学声誉,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一颗明珠”。
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当时全国有公立大学3所,私立大学7所。私立南通大学和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基本上同时起步。美籍汉学家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在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历史状况时指出:公、私立综合性大学分别以北大、南开为代表,公立技术大学以交通大学为代表,而私立技术大学则以南通大学为代表。美籍汉学家费正清这番话语并非是对南通大学的过誉之词,而是出于对历史事实的尊重。
虽然,过往的历史早已翻篇,但是,当时建校之初,张謇先生制定的“祈通中西,以宏慈善”校训,言犹在耳、代代传承,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苏医人”,在高等医学教育道路上奋力前行。
通医南迁成苏医主客动因
1956年,苏北医学院更名为南通医学院之后,逐步创建成为社会主义新型高等医学院校(图3)。虽然,该校聘请了一批国内著名专家教授来通医授课,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及科学研究均得到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受地理条件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学校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受限。外来上课的教授路途遥远,差不多要一天时间才能坐船到达南通。当时,南通码头还不能停靠大轮船,要从姚港用小船驳上岸,遇到大风大雨大浪困难就更大,有时根本不能来授课引起学生不满,甚至出现闹事现象。因此当高教部领导来开座谈会时,不少上海教授提出迁到交通条件较好的苏南,部分苏南教师也有此要求,甚至有些上海来的教授提出如果学校不迁苏南,将不再应聘签约。如南通和上海,虽然一江之隔仅百余公里,但是不通火车,两地往来唯有轮船,因黄浦江航行限速,由上海十六铺码头到南通航程约7小时。这不是最困难的,难得是“最后一公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船到南通任港,有码头无浮桥,轮船又不能靠岸,上岸需靠小木船摆渡,有时小木船因退潮江面水位低,或轮船货少轻载而舱门高,与小木船舷边相差可达2-3尺,且浪大时小木船又上下颠簸,下船上岸极为困难并危险;另外港口和市区无公共汽车,只有人拉的黄包车,偶然车少不能雇到,只能步行,甚至坐农村木独轮车到城区,行程艰苦可想而知。
江苏省委文教部门从全省高校布局及相关诉求考虑,酝酿通医迁往苏南方案,并向中央请示。据1957年6月3日新华日报总编辑室编印的《内部参考资料》记载:南通医学院的迁校问题已酝酿很久,迁往苏州的主要理由:一、南通人口少,缺乏病例,这里一年的常见病尚不及大城市一月的数量;二、学院教师多、潜力大,稍加调整就可增设两个班;三、交通不便,交流教学经验、看资料、听苏联专家报告麻烦很多,较好的教授不愿久留。为了保证地方的医疗方量,省委文教部提出通医迁校后,其附属医院仍然留在南通。
据昔日的通医老人追忆:在高教部领导来通医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为了寻觅有利于学校再发展的理想新校址,通医自身也组织迁校调研组,兵分三路赴苏南调研,分别去南京 当时江苏医学院还在镇江,1957年该校迁到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无锡、苏州实地踏访考察。在南京时,调研组相中五台山一带,但高教部对迁校基本不投入资金,因无法盖校舍只得作罢。在无锡时,调研组相中太湖疗养院一带,但无锡对办学不热情而终止。虽然在南京、无锡两地调研受挫,但在苏州却柳暗花明,调研组得到苏州市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对通医迁校,市政府当即专门召开由房管局、交通局、粮食局、卫生局等部门参加的专题协调会,明确表态: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通医迁校提供有利契机得益于三个重要因素。其一,根据全国高校布局的调整,苏州市将地处人民路48号的苏南航空专科学校(1956年11月,苏南航专校并入南京航空学院,该校园原为苏南工业专科学校。1953年7月,苏南工专纺织科调整至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其他各科于1956年分别迁往陕西、山东,机械科与其他院系合并成立西安动力学院,土、建两科并入西安冶金建筑工程学院,铸造专业并入山东工学院。)校园校产和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划拨给通医南迁更名的苏州医学院。其二,苏州市将救国里、广福里、信孚里、三元坊一带的住房调拨给师生员工居住。其三,经省卫生厅同意,将实力较强、医疗实施条件最好的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为博习医院)划给通医南迁更名的苏州医学院领导,并作为其附属医院;同时将位于严衙前48号的苏州医士学校校园(该校1957年9月迁往南通,并入新组建的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划拨给通医南迁更名的苏州医学院使用。这样就形成了通医南迁苏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图4、5)。
(未完 接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