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悦秋水的芙蓉2>
作者:邹全荣
观看: 84      
赞:
时令已入深秋,但在闽北山乡来说,树木依然深绿,一叶知秋的消息相对北方来说,会滞后好些时日。倒是喧闹的山溪安静了下来。这些绕着大山喧腾的溪流,它的整个春夏都困在喧闹中。喧闹是暴雨山洪生成的,一场暴雨过后,山溪变得浑黄咆哮,时涨时落的湍流声,搅乱了岸边花草的柔美与妙曼。只有秋的到来,山溪才显得清幽,那些被暴雨打压后伏下优美身段的纤弱花草,却又在温馨的秋阳关爱中,重新抬起了头。而比纤草野花更高大些的芙蓉树,在这时候也悄然笑出了上百朵的清妍,芙蓉花的清妍,山溪水的清幽,不期而遇,成为知音。
我在溪边行走,透过修竹或乔木的枝叶,仰起脸看天,天湛蓝得让你不敢睁眼,耀眼的纯蓝,倒映山溪水中,一年中最澄净最清凉的秋水本色,得到了还原。看溪底面目,沙石鳅虾,一览无余。倒映在溪水中的斑驳云影,花草树木,层次分明。这时,芙蓉树相遇了,它立在溪水边。枝头有含苞欲放的花朵,也有舒然展现的鲜花。
它就是与秋水保持着特别爱恋的花,叫芙蓉。因为它们的爱恋十分完美,无法替代,被定格在汉字成语里,仅四个字:秋水芙蓉。秋水芙蓉,美丽的邂逅,一年一度,婉约得不失浪漫。它们的爱恋,是溪水给暗送秋波的。秋水不俗。秋水的明净之身,取悦了芙蓉,含苞芙蓉,为它绽放。秋水以纯净透彻而迷人。
比我们更早发现秋水芙蓉爱恋的,是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
屈子不得志的时候,在水边徜徉,是时秋风袭来,他孤独茫然,他迫切须找到温暖来慰藉。其实屈子明白,当下行吟秋风秋水笼罩下的野畔,这不是在楚国朝中,可以身着锦衣绫罗!这是在荒凉的山涧水边,哪来御寒的新衣裳?哦,屈子看到了水畔的芰草荷叶,同时也看到了水边的芙蓉,于是,屈子抑不住浪漫的诗意,发出了肺腑之言:“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屈子完全不在乎曾身着楚国重臣的华彩衣裳了,屈子要的是这秋水岸边的芙蓉花了,他要把它做成鲜丽的裳,裹御秋寒,那该是多美的裳啊!一个流亡在外的富有诗人禀赋的亡国朝臣,在孤独无援中,他完全把高贵的身心,交付给水边的花草来呵护了!
实际上,屈原为了排遣孤独,他引芙蓉为裳,是想有个美人为伴的。根据王逸注的“芙蓉,莲华也。”来看,湘水边上的木芙蓉,亦为芙蓉,代指美女也。所以屈子的流亡生涯中,始终想得到娇美女子的相依相伴。到了唐朝,一个叫元稹的诗人,也在这秋水澄明的时节,写了一首《刘阮妻》的诗:“芙蓉脂肉绿云鬓,罨画楼台青黛山。”这女子活脱如芙蓉幻化出来的一样,丰姿绰约中,总是透出芙蓉的妖妍,果真天然去雕饰一般。
再看宋代词人向子諲写的词:“亭亭秋水芙蓉。翠
围中。又是一年风露、笑相逢。天机畔。云锦乱。思无穷。路隔银河犹解、嫁西风。”(《相见欢·亭亭秋水芙蓉》)秋水芙蓉,一场人间寻爱的浪漫之旅,总是在秋水边打转。一定要等到西风来了,才肯践行嫁约。那种两情相悦产生的绻缱之情,倒映秋水中,楚楚动人啊。
芙蓉花是痴情的花,它又是一种多情的花。
芙蓉花的妍丽,一日三变。清晨和上午初开时,它花冠洁白,逐渐转变为粉红色,午后至傍晚凋谢时,又渐变为深红色。一日三变其色,因此又叫“三醉花”“三醉芙蓉”。醉从何来?芙蓉是很机灵的,它变幻着自己,微调着青春的本色。人间草木无数,只有它才会这样感情色彩富于变幻。尽管如此,秋水依然爱着它。芙蓉花也有自己坚定的信仰,正如宋代词人范成大描述的那样:“冰明玉润天然色,凄凉拼作西风客。不肯嫁东风,殷勤霜露中。”(《菩萨蛮·木芙蓉》)。
芙蓉花,果然多情善感,一天中,它巧妙利用色彩给我们营造了微妙的禅意。
正值秋高气爽,山清水秀,不妨挎上相机,到溪边走走,听秋水长吟,看看那静立在秋水共长天一色里的芙蓉,看看比人间更纯美的默契与相守,你会感受到这是一种心旷神怡的秋韵。凡情怀愁结,凡离别惆怅,秋水最好化解,芙蓉最好慰藉。正如屈原,他行吟在《离骚》的诗意中,还得找芙蓉来作伴,还需要自然界草木花卉信息来启悟。我们不妨在这醉人秋韵中,也秋水芙蓉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