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夷山忘记时间
作者:张筱惜 观看: 105       赞:

提到武夷,“山水”两个字一定紧随其后。这是挂在人民大会堂的风景,是孕育朱子理学的摇篮,是写在无数诗词中的桃源,是风展红旗如画的记忆。它伫立东南,奇秀一方,让武夷成为武夷,让时间在此停驻。

只有你真正来到这座小城,才能感受到山水间、街巷里,处处是历史的褶皱。比如大藏峰绝壁上的架壑船棺,比如朱熹创办的武夷精舍,比如柳永故里,比如无数宫观寺庙和摩崖石刻……这些本该存在感很强的古迹,在武夷山,总是心甘情愿地藏在山水风光的背后,低调而内敛,也让沧桑的年岁隐于其间。

这是武夷山啊,一个有很多故人旧事,但最终都在山水间归于无形的地方。

山长水阔的生活

武夷山水是奇秀的,温婉的,山长水阔的。

李纲所写“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描绘了武夷的形貌;范仲淹的“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则道出这方山水的气质;刘白羽的“武夷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则写尽山中往来之人的心声。由九曲溪十八弯串起的三十六峰和坑涧幽谷中的一片片茶园相连,星罗棋布的摩崖石刻群点缀其间,见证这方山水的岁岁年年。

去武夷山,你会获得一种其他地方很难感受到的惬意。在别处,山水是一种需要跋涉才能到达的地方,而在武夷山,山水是直给的。“开门见山”是小城的日常,在这里,山水包裹着你,环绕着你,惦念着你。它不是一个景点,它就是这座小城本身。

在这里,晨起可观云海日出,午后宜走山煮茶,也可以一整天坐在九曲溪畔,看光影变换的山水呈现橘粉色或蓝紫色的浪漫。它们让你感到语言失去了效力,又同时让你觉得,自幼背诵的诗词在此找到了凭借。

什么“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他们写的也许不是武夷山,但放在眼前,居然也都出奇地合适。如果说这些诗词是古人心中理想的山水,那么武夷山,就是这种理想的具象化。

走进这方山水,就走进了水墨画里的中国,恒久如是。

地灵人杰的古今

倘若你有耐心走进武夷的更深处,就会发现,这淡去了时间的山水之中,其实处处是历史的褶皱。

比如夏商时期的架壑船棺。它距今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是国内外发现年代最早的悬棺遗址。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先秦,古闽族先民们是怎样把一具具船棺吊上悬崖绝壁间的洞穴里进行安葬,至今仍是世界十大未解之谜。

比如汉代的闽越王城遗址。它是中国仅有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古城,被考古专家称为“中国的庞贝”“环太平洋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汉代王城遗址”,填补了中国城市发展史和城市考古南部山地类型汉代地方诸侯王城实例的空白,为其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且唯一的实物资料。

比如始建于晋代中期的五夫古镇。它被誉为“邹鲁渊源”,也是朱子理学发源地,理学宗师朱熹在此琴书五十载。镇上仍保留着朱子巷、兴贤书院、紫阳楼、朱子社仓等历史遗迹。穿行在鹅卵石、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中,耳畔仿佛还有当年孩童诵读朱子家训的余音。

还有下梅村的古民居。300年前,这里是武夷山重要的茶叶集散地。900多米的人工运河当溪穿村而过,走近便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明清遗韵。如今尚存约40幢保存完好的古民居,以当溪为中轴线,枕溪而建,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为一体,是康乾盛世经济发达的明证。

行走在这一层层历史的褶皱中,你会发现,武夷山的人文和自然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里不缺沧桑与兴衰,但在山水的浸润下,历史在厚重之中又总是带着一份轻灵的感觉。

物我两忘的思绪

在这样的地方,人也失去了时间的概念。外面的时间一天天过去,武夷山人却像“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人一样,自顾自地生活着。在街边支起的摊子上理发,到山野间铺陈一方茶席枕水听风,吃着直到今天仍未超过十元的米粉。来到武夷山,你会恍惚,是不是来到了“从前慢”的时代里。

走在度假区的街道上,很少见高层建筑,不知是否为了保留看风景的视野?毕竟,少有城市能像这样,不管抬头向哪个角度望去,都能见到远方的山色。或许这也是武夷山人闲适自足的一种表现:再忙,也要走进风景里,过好漫漫生活。

这种无欲无求的性格,给了武夷山人一种与生俱来的诗意与悠然。他们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生活,构建富足的内心世界--兰汤草坪的音乐节犹在耳畔,如今这里又成为了森林步道的出口,连接山野自然与烟火人间;一批批新潮又复古的店铺如雨后春笋,宋式点茶、汉服旅拍、咖啡酒馆,在这里都有了归处;还有宋街上开了快二十年的竹刻艺术馆,崇阳溪畔经营着情怀的书肆,和米粉店一样值得探索的民宿,充满江湖气的各类斗茶盛事,那年深秋戏剧打头的大武夷山径赛……

这些元素互相交融,渐渐形成一种入世又洒脱、安静也热烈的迷人气氛。武夷山,就在这种气氛里,不紧不慢地做着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忘记了时间,却成了路过它的人再也忘不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