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之上2>
观看: 43      
赞:
□摇摇
风,从战国的茶器穿过,深深浅浅地,穿越了百年千年。古往今来,时光的洪荒之掌,重叠在历代茶器中,每一个茶器,都是一部史诗。在唐代,陆羽用春天的手势,用茶炉小鼎,袅袅拂过《茶经》;在宋朝,赵佶的《大观茶论》,是草木天地的逍遥卷帙。
悠长的历史引线横亘向武夷山脉,丹霞地貌的植被触石而出,生命开花的地方,春茶的滋味地图纵横交错。300多年前,一道武夷山脉连接起一条辉煌灿烂的“世纪动脉”,一个村落孕育出一条壮丽磅礴的万里茶道。从武夷山下梅村“晋商万里茶路起点”开始,历史之旅的春色和茶香绵延交织。水浮陆转,穿越沙漠戈壁,横跨亚欧大陆,开创世纪传奇。
茶是人与草木、与山川和谐的媒介,饱含着大自然的气息,流淌着生命的活力。山野上,烂石砾壤赋予茶树青郁、葱茏;作坊里,千锤百炼的揉捻、烘焙,化为茶香的幽远和旷放。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独一无二,工序繁杂。《制茶民谣》相传至今:“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拣梗,九复十筛分,道道功夫精。”
比如,摇青讲求力道。诀窍是青叶先轻摇、后重摇,只有工艺到位了,才会出现理想的绿叶红镶边。比如,烘焙讲求火功。将烧红的木炭上的火焰打碎,埋在深灰下,再将茶叶放在烘笼上,缓慢地干燥。所有这些工序都环环相扣,不可或缺。
一道道做茶工序的重重考验,茶人一份份沉甸甸的付出,都如影相随地依附在茶的生命里。做人与做茶相通相合,茶人的生命与茶的生命相伴相生。寻找岩茶的生命色调,恰是古人所说的“香、清、甘、活”。活,意味着鲜爽、润滑,是岩茶品质的最高境界。活,意味着匠心、创新,更是茶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茶人问古问今,问一脉脉茶山神秘的新绿,问一场场岩与水的碰撞,问一次次茶与火的交锋,在叩问中感悟茶的真味与馈赠。在百岁茶界泰斗张天福看来,“俭、清、和、静”才是茶的本来面目,以俭为首,诉说着质朴。
“茶尚俭,勤俭朴素”“茶贵清,清正廉明”。解开茶字,是人在草木之间;而解开廉字,则是广厦之下保持品行端方。当茶香涌动、应和着火的吟诵,当山籁和溪涧嘹亮出清廉的格律,茶风廉韵把“俭”和“廉”留在了人们的心中,照亮了无数岁月。
在每一个寻常的日子里,端起一杯茶来,从中感悟茶德,品味清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一杯茶,能让浊气下沉,清气上升。茶,能怡人、解身体毒素;廉,能清心、解精神毒素。
喝茶,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茶的本意就是一杯浸泡茶树叶片的清水。一杯清茶,色泽和滋味都有一种活生生的跳脱感;一杯清茶,在舌尖上散发出韵味和活力;一杯清茶,让人感受到茶人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