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茶缘一线牵 两岸茶香情意浓2>
观看: 37      
赞:
武夷山,这片山水间蕴藏着千年的茶文化,不仅为碧水丹山注入了勃勃生机,也成为了连接海峡两岸的重要纽带。
从历史的深处走来,武夷山茶与台湾茶之间,无论是种植、工艺还是文化,都有着深厚的渊源与融合。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武夷山茶与台湾茶更是携手共进,谱写了茶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同根同源 一脉相承
从茶树种植的起源上看,台湾茶树与福建茶树同根同种。据连横所著《台湾通史》记载,“清嘉庆年间,有柯朝者归自福建,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鱼坑,发育甚佳;继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甚丰,遂互相传植。”也就是说,台湾现今所栽种的茶叶树种最早由清朝嘉庆年间柯朝氏自福建引进而来,并栽种于台北地区。
在两岸茶文化的历史著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相传,在清咸丰五年,台湾南投县鹿谷乡秀才林凤池赴闽考举人,福建宗亲邀他同游武夷山。林凤池在天心永乐禅寺品尝了武夷岩茶后大加赞赏,希望能带些武夷茶苗回台湾种植,方丈赠送茶苗36株。林凤池科举及第,回到台湾后,林凤池将茶苗分赠予鹿谷乡村民种植,特将其中12株赠给曾资助他赴闽应试的族人林三贤,并将茶苗种植于冻顶山上,发展成了著名的冻顶乌龙茶。来自福建武夷山脉的茗脉贯通台湾乌龙茶发展的始终,成为台湾乌龙茶的“血脉”特征,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武夷山茶与台湾茶的深厚渊源,也体现了两岸茶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闽台茶缘,代代相传。2007年,林凤池的后裔(台湾冻顶乌龙同业公会会长)林献堂先生,通过台湾冻顶乌龙茶代表团团长黄丽秋女士,向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住持赠送了“茶香远播”的题词。2013年,中国武夷山(大红袍)国际禅茶文化节上,台湾冻顶乌龙茶始祖林凤池第四代传人林新添特意带着台湾冻顶乌龙茶苗回赠天心永乐禅寺,时隔一个多世纪,台湾冻顶乌龙茶茶苗再次回到武夷山,这次回植不仅是对历史的回归,更是情感的回归。
耕植着同样的茶树,传承着同样的工艺,品鉴着同样的滋味,茶文化见证着两岸人民同根同源、手足情深的文化认同和血脉亲情。
共同传承共享韵味
茶,不仅是饮品,更是文化。闽台两地历来都有以茶会友的传统,茶文化已经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载体。每年举办的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更是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在茶博会上,两岸来宾同饮茗茶,共观茶赛,共话茶事,结下了真挚的情谊。
2007年开始举办的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以独特的内容吸引了两岸茶业、佛教、文化等各界的广泛参与。在禅茶文化节上,两岸僧侣共同品茶论禅,不仅对两岸佛教文化、茶文化进行了深入交流,更是对两岸和平发展长长久久的祈愿。
禅茶文化的交流,不仅促进了两岸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加深了两岸人民的心灵契合与情感交融。在武夷山的青山绿水间,两岸同胞以茶为媒,以禅为心,共同品味着这份跨越海峡的深情厚谊。
紧密合作共谋发展
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闽台两地在茶科技方面的交流也从未停止。两岸专家时常互相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互通,推广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快两岸茶科技的转化运用。
2020年,国家标准《台式乌龙茶》《台式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得到批准并发布,这是两岸同胞首次共同制定的国家标准,促进了两岸茶科技的交流融合与创新发展。
2023年海峡两岸茶博会期间,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与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台湾茶协会、台湾省茶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台湾区茶输出同业公会签订《关于加强闽台茶业交流合作的框架协议》,涉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茶标准、茶交流、茶市场等六项具体内容。这种跨地域、跨行业的合作模式,不仅推动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更为两岸茶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