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有很多事件很多话题与往年大不相同,比如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比如春晚的舞蹈节目《只此青绿》,美不胜收,占尽风流,它们对中华文化的阐释与表达,值得回味,引人遐想。
冬奥会开幕式赢得一致称赞,不少人感慨“欠张导一张电影票”。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狙击手》春节期间上映,与同期上映的几部影片比较,票房一般。很多网友觉得,《狙击手》拍得很不错,但票房之所以不理想,主要还是因为张导忙着冬奥会开幕式,没时间给影片宣传,没形成足够的热度和关注度,所以,既然张导给大家创作出一场这么好的开幕式,又没有其他办法表达一下感谢,怎能不去影院表达一下对张导的支持!
冬奥会开幕式构思之巧,令人惊叹,尤其是高科技加持,营造出梦幻般的场景。立春的一丛新绿,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浪漫,无不给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张艺谋说,整个开幕式就讲了一句话,“全世界不同的雪花汇聚在北京,成为一朵人类共同的雪花。”这个雪花,既是故事的载体,也是故事的灵魂。在整个开幕式过程中,雪花一直在场内飘舞,故事就在这样的场景中,从不同角度徐徐展开。
当然,这个故事也与以往大不一样,立意更高,境界更远,渲染出大气象,彰显着大格局。仪式前的表演《一起向未来》,属于开门见山的点题之作。这个节目的标题看似少一个主语,其实指代清清楚楚,是谁一起向未来呢?自然是我们,是大家。这个开幕式正是告诉大家,“我们一起向未来”。对此,张艺谋有清晰的阐释。他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再像过去那样谈五千年我们还有强烈的愿望,说我们有很多家底,向世界介绍自己。但这次我们大声地说出“我们”,就是全世界人类。开幕式不再只为我去表演,而是为了你去表演,为了大家去表演,文化自信就表现在这方面。
开幕式还有一个节目《雪花》,几百个孩子举着“和平鸽”,与雪花一起自由飞翔。张艺谋用极唯美的语言描述这个节目,“孩子们像雪花一样璀璨,像星空一样自由,在全场跳来跳去,像打雪仗一样玩耍。看着万千雪花、万千星空绽放,你会觉得很浪漫。”张艺谋说:这样的表现都是没有过的。过去我们不来几百个人排个队,整齐划一,好像都会说“演得不好”。现在,我们敢这样想,敢这样表现,不怕别人说,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们认为会感动人。这确实是我的心路历程,坦率地说,在我身上就体现了文化自信。
如果说,张艺谋对开幕式整体创意的阐释与点评,是一种特别持重、特别理性的表达,那么在谈《雪花》时,对自己心迹的坦露,则是一种非常亲切、非常感性的呈现。无论是感情还是理性,都透露着真诚与真实。对艺术家来说,这种真诚与真实能够让他们卸下自己戴在身上的“枷锁”,丢掉“为文而造情”的矫情,进入“为情而造文”的理想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创作,才能让作品如“烟霭天成,不劳于妆点,荣华格定,无待于裁熔”,有一种天生丽质之美。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今年春晚的舞蹈节目《只此青绿》,好多人直言被“美哭了”。在微博上,多个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接着,又是一拨全网挑战“青绿腰”的热潮。这个节目何以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当然首先还是构思之巧与惊艳之美。同时,主创人员在充分自由与高度自信的状态下,以舞绘形,以舞凝神,以舞写意,让作品呈现出丰厚的文化意蕴与高远的艺术意境。
舞蹈《只此青绿》并非专门为春晚创作的一个作品,只是择取了大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小小一部分。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由故宫博物院、东方演艺集团等联合打造,创作灵感来源于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名作《千里江山图》,主创团队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终于把这部作品呈现在舞台上。去年底,《只此青绿》曾经在济南的山东省会大剧院、青岛的青岛大剧院分别演出两场,观众反响热烈。虽然看过的都说好,遗憾的是,看过的人总体不算多,《只此青绿》还显得有些“小众”。直到这届春晚,短短几分钟的亮相,犹如惊鸿一瞥,终于爆红。
山水画《千里江山图》,本身就有很强的传奇色彩。这是王希孟的唯一一件作品,创作这幅画时王希孟才18岁,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关于王希孟以及这幅画的信息不多,而且只是来源于蔡京在画上的简单题跋。按蔡京题跋中的说法,王希孟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指点,“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这些内容还是相当可信的。其一,宋徽宗在书画方面造诣颇深,亲自主持画院,经常对画家进行指点,而且见解都极精到。据史载,他曾召集一众画家画荔枝孔雀图,众人所画孔雀登藤墩时皆先举右脚,他看后以为“未也”。众画家都非常惊讶,但实在弄不清楚到底哪里不对。宋徽宗这才告诉大家:“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从这个故事可推知,宋徽宗曾经亲自指点过王希孟,是非常可信的。其二,宋徽宗论画强调法度,要点之一就是要求形似。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在艺术特征上也非常符合这一点。整幅画的构图经营,无论江河山川还是亭台人物,造型与比例都非常严谨,这大概也与遵从宋徽宗的要求大有关系。
从传播角度来说,这些传奇元素无疑是很大的卖点。但是,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创作,显然并没过度渲染这种传奇色彩,而是把重点放在艺术品性上。一幅画,一台舞剧,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的艺术语言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但艺术意境是相通的。在画与舞之间,艺术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最终达到形神一体,情景交融。《只此青绿》搬上舞台后,更打动人最感染人的地方,确实也并非其传奇色彩,而正是画与舞中体现出来的那种意境之清正与雅致之美。
在文化意义上的深度思考与挖掘,又使作品的品质获得超越性提升。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来济南演出时,导演韩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这部作品以美的方式传递东方气质、中华美学的概念,作品的形式也是内容的一部分,欣赏这部作品时,如果是一位传统文化爱好者,或者非常喜欢古诗词的话,可能会在看到某些画面的时候,脑海中不断跳出一些热爱的诗词片段,也就是说,“观剧的同时,你的内心深处会生发很多内容,我觉得这会与你以往关于其他传统文化的爱好一下子契合、连贯起来,可能也是这个戏最大的力量。”张艺谋在谈到冬奥会开幕式时也说,“一朵雪花”“和平鸽”的故事,其实源自关于文化自信等内容很深的思考。思考不再去“秀肌肉”,不再去炫技,不仅仅局限于好不好看,而要去想什么东西最能打动人,什么东西最能真实地反映中国人的情怀,反映我们所有的一切,也包括我们的美学理念。
无论是冬奥会开幕式,还是《只此青绿》,包括《千里江山图》在内,这些作品让人回味的,还是其中的文化底蕴。
(转自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