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晚上,一家人高高兴兴吃完年夜饭,母亲上演保留节目,拿出一个大红包,给孙女压岁钱,接着,通过微信发红包,给在老家的外甥、外甥女一一分发压岁钱。姐姐在微信上说,一会在群里发红包,让大家准备好抢红包。母亲兴致很高,积极响应。我把母亲的手机拿过来,帮着清理手机里的缓存和垃圾文件。对于清理手机,母亲很谨慎,平时,即使感觉到手机运行速度慢了,她自己都是能不做就不做,主要担心一不小心误删重要的文件。
母亲今年79岁了,别看这个年纪,用手机发红包、转账这些都难不倒她。在我记忆里,好像母亲从来没被什么事情难倒过,再难的事情,她总能想出很巧的解决办法来。母亲文化程度并不高,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高小毕业就没再读下去,很是可惜。后来,她通过查字典,又自学了很多字,像《水浒传》以及金庸的武侠小说,她能比较顺利地读下来。她常常感叹,很多字现在都忘了,“有的字光是看了认得,写是写不下来了。”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小难题,母亲总能利用现有的材料、工具,解决得漂漂亮亮。因为人聪明,为人又朴实厚道,母亲年轻的时候,还被村里选拔学医,在村里当了很长一段时间赤脚医生。前几年,有过赤脚医生经历的人,国家都按从事年限给予补贴,一生务农的母亲因此也有了自己的工资,她非常高兴,说起来还是从心里感谢现在的政策好。
母亲对新生事物的态度从不保守,包括使用智能手机。刚开始,她当然也很谨慎,尤其是对于扫码支付不太积极,担心眼花看不清,输错数字,或者担心万一人家扣多了钱,不知道怎么处理。我们一步一步操作演示,她很快弄清楚了步骤,也弄明白从哪里查自己花出去的钱,我们又帮着设置了银行卡的短信提醒服务,这下她才真正放下心来,出去买菜基本都是使用微信扫码支付了。说起来,在母亲这个年龄段上,她使用扫码支付绝对属于很早的,那时候,连小区菜店里的卖菜的姑娘都有点惊讶,一边给她扫码一边夸:“你这个老太太还怪能的来!”我们回家,母亲会把这些声景再复述给我们听,自己高兴得哈哈大笑。
为了方便母亲看新闻,我们帮她在手机上下载了今日头条等APP。母亲喜欢听戏,听评书,我们又帮着下载了喜马拉雅、蜻蜓等APP,搜索出袁阔成、刘兰芳播讲的几个评书节目,放到桌面上。现在,这些早已经不用我们帮忙了,她自己就能够熟练地搜索查找自己想看的想听的。
最近,母亲也成了抖音的热心用户。最初是看一些美食播主的视频。其实母亲做菜的功夫很高,做的家常菜又清爽,又好吃。但是,她看到有些菜品的做法不错,还是会马上找机会尝试一下,让大家尝个新鲜。前段时间,看到一道蒜香土豆泥,赶紧准备作料,照着视频示范的步骤做。新菜上桌,我们都说好吃,母亲特别高兴,只是还有点遗憾,“人家还叫放点鸡精,可惜咱家里没有”,认为再放上这个调料,味道肯定更好。
有些她认为有趣的视频,也会给我们分享,或者说某个视频看上去就是胡说八道,那人就是疯疯癫癫的,也没人好好管管。有天晚饭后,她和儿媳妇聊天,说刚看了个视频很好玩,是一个老太太出题给人猜的,“那个老太太九十二岁了,一脸‘楚楚儿’(方言:皱纹),很厉害。你看你能猜出来吧!”问题一:十个口是个什么字?儿媳妇回答:田。母亲说,不对,是个古。一千个口呢?答案是舌。然后,两人又反过来讨论“十个口”的标准答案,最终认为田、古都对,另外,如果答“叶”也是对的。
一部智能手机,让母亲赶上了时代。与时代与生活没有疏离感,人也不会有老的感觉,事实上也显年轻。前一段时间,母亲回老家一趟,回济南时,姐姐帮着约了一辆顺风车,司机看着母亲,非常怀疑地问,你真是43年出生的?不像不像,看上去至少年轻10岁。母亲听了特别高兴,逢着熟人聊天,都会把这事讲给他们听听。(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