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文物猪“豕尊”原来是酒器先秦玉猪握“蓄猪”起自汉代猪首人身俑
3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总3418期:3 本期出版日期:2019-02-13

穿越时空文物猪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猪形陶罐


猪是人类很早就驯化的一种动物。先民将野猪捕获后围起来饲养,经历多代繁育后,逐渐将其家化成性格较为温顺、体型更肥美的家猪,同时它们的习性和外貌也发生许多变化。

余姚河姆渡遗址(公元前5000年—前4500年)出土的猪纹黑陶钵(1977年出土,高11.7厘米、长21.5厘米、宽17.5厘米,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就已经有了家猪的一些形态。猪身刻饰圆圈纹和叶纹,将身上鬃毛艺术化处理,反映了河姆渡人艺术构思的奇巧和审美情趣的淳朴。这件文物被认为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驯化野猪为家猪的有力证据。

江苏龙虬庄遗址(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出土的猪形陶罐(现藏于南京博物院),9只陶罐小如茶盅,大似儿童储蓄罐,外形或翘嘴睁眼,或抿嘴拱鼻,憨态可掬,十分可爱。猪形陶罐的这种造型,与当时家猪饲养业发达有关。

猪,特别是野猪,天性非常厉害——看看其獠牙就知道。旧石器时代的先民崇拜野猪,甚至将之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或者神兽。

为了护体辟邪和宣示勇猛等,人们还制作玉猪龙随身佩戴。5500年前的红山文化的玉龙有两种常见的器形:一种为C形,另一种则为猪形。国家博物馆馆藏C形玉龙,是挂在胸前的佩饰。C形玉龙是一只野猪的头颈部,圆筒状的嘴巴,鼻端前突、截平,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颈上部长长的鬣向后飘曳;天津博物馆馆藏的具象玉龙,其头部竖着两只大耳朵,阴刻一对大圆眼,嘴部前突,鼻部刻多道褶皱,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玉猪龙。目前所知的20余件玉猪龙整体形态一致,龙的嘴上均有多道沟纹状的褶皱,分明就是大鼻子、大嘴巴的猪。

在古代,猪被视为“水畜”。东汉末年儒家学者郑玄曰:“彘,水畜也。”因此,时人在祈天求雨等祭祀活动中自然将其选择为沟通人神之间的信物。东汉《说文解字》中有“珑,祷旱雨也,龙文,从龙,龙亦声。”这表明,雕刻成龙形的玉猪,是用来祈求下雨的。安徽省博物馆馆藏了一只玉猪,全长72厘米,重达88公斤,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个头最大、重量最重的玉猪。玉猪猪嘴、鼻孔、眼、耳俱全,并有一对獠牙,形态逼真。新石器时代凌家滩文化已经出现了最初的城市广场,遗址祭坛近顶部发现的玉猪,就是用来祈求上天保佑人间风调雨顺和平安吉祥的。

2010年,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镇群众在潜河上游挖沙时,挖出一尊宋代铸造的大铁猪,重达900多斤,据考证,这头大铁猪是用来镇河的器物。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广丰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   邮编:33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