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记者深入广丰区东阳乡管村村蹲点采访,远远地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都立着穿着“绿衣服”和“黄衣服”的两个胖嘟嘟的“小孩儿”,煞是可爱。走近一看,发现是两个分类垃圾桶。管村村第一书记张晨辉告诉记者,绿色垃圾桶内装的是“可腐烂”垃圾,黄色垃圾桶内装的是“不可腐烂”垃圾,选用这两种明亮的颜色,能够方便村民进行垃圾分类。
经过半年的探索,从调研到宣传再到动员,村委将垃圾分类的要领传授给村民。如今,在红黑榜公示和日常管理等制度约束下,村民逐渐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90%以上。通过专业的保洁公司收运,“可腐烂”垃圾被运往堆肥场地进行堆肥处理,“不可腐烂”垃圾被运送到中转站,进行二次分类。
“垃圾分类的受益者,肯定是我们这些农户。通过垃圾分类,可腐烂的垃圾被堆肥处理,农户可以轻松地从堆肥地挑取肥料,省时又省力。”54岁的村民刘水华,从2012年开始种植马家柚,基地共种植500余亩马家柚、200余亩蓝莓。他说:“堆肥处理的肥料都是有机肥,可以有效为农作物提供养分,改良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种植基地现在基本上都在使用有机肥。”
“可腐烂”垃圾问题解决了,对“不可腐烂”垃圾,东阳乡同样有处理的办法。
张晨辉告诉记者:“经过多次探讨和研究,我们决定在管村村和龙溪村率先打造垃圾再生馆,让可回收垃圾在这里变废为宝。”
“目前收到最多的就是一些旧衣服。“再生馆管理人员梁中英告诉记者,提供旧衣服的村民可以按照价位表上1斤1积分0.1元的价格,去指定的超市兑换等值的物品。除此之外,梁中英还特地从旧衣服中挑选出能够穿的、好看的,清洗干净后摆放在再生馆内,免费提供给需要的贫困户。张晨辉表示,自2018年5月开馆以来,垃圾再生馆累计回收旧衣物6吨多、旧电池30余斤、塑料瓶56斤、酒瓶1500余个,收集烟头125斤,达到了垃圾减量化的目的。“今后希望通过源头禁止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倡导循环再使用的包装。我们也将引导村民实现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不断减少不可腐烂垃圾的产生,实现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