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丰绘就产业扶贫“柚”人“钱”景程建平来我区督导创国卫工作雷平来我区调研指导旅游景区建设工作谭赣明专题调研督导“双提升”工作
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总3501期: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9-05

广丰绘就产业扶贫“柚”人“钱”景

​徐卫清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马家柚是广丰的特色农业“金果”,果质优、产量高、市场广、品牌响,深受市场欢迎。近年来,广丰区把规模种植马家柚作为产业扶贫的“龙头工程”,走出一条贫困户参与高、产业竞争力强、增收可持续的特色产业扶贫之路。

“务工、技术、分红”三重利,实惠让群众看得见

“户种一棵柚,自己吃柚不用愁,户种三棵柚,送亲送友都管够,户种三亩柚,脱贫致富有奔头。”说起种植马家柚的好,林华如数家珍。他是广丰排山牌门村松华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在林华的带动下,牌门村全村694户,其中570多户种植了马家柚,种植面积达2200多亩。2018年,全村产柚200万余斤,产值上千万元。

林华介绍,马家柚产业规模推广,对贫困户有三重红利:一是劳动力红利。马家柚从种植、管理乃至采摘销售,都需要人力,有劳动技能的贫困户可以灵活就业。2018年,他自己400多亩的果园,仅劳务费就支出了10多万元。二是技术红利。贫困户边务工,一边还能学到果柚管理技术,拥有一技之长,延长产业扶贫效应。三是股份红利。部分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可以用土地、资金等资源入股农业合作社,采用保底分红形式,增强“造血功能”。

“务工+技术+分红”让贫困户的口袋切切实实鼓起来。罗来恭便是受益者之一。现年47岁的他,早些年妻子不辞而别,丢下三个孩子让他一个人独自拉扯。想出去打工,可孩子无处寄养,无奈只好守住几分薄田刨生活,日子一年过得比一年穷。2015年,林华找到他,请他到村里的产业基地去务工。一边做,一边学,很快就成了“土专家”,种植果柚、培育幼苗,样样都干的有模有样,自己也搞起马家柚种植。2017年,年底一算账:务工收入8000多元、卖柚收入1万多元、加上售出的育苗钱,足足3万多元,罗来恭终于摘掉了“贫困帽”。

“帮种、帮管、帮销”三兜底,激活致富源动力

说起技术服务团队的给力,东阳乡管村村民管明文赞不绝口。2015年,一场罕见的冰冻雨雪让他傻了眼:眼瞅着自己一大半进入挂果期的30亩的种植林,大部分果树将冻死,几年心血将打水漂。在这节骨眼上,技术人员及时跟进,对受冻的马家柚果木进行修复和嫁接,85%的果木复活。现在,他的果园基地已拓展到80多亩,不仅自己脱了贫,还手把手教、面对面授经,带动周围几户贫困户一起种植马家柚,迈上脱贫致富路。

“我们依靠三支技术队伍,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解决群众管理技术不过关的难题。”区扶贫办负责人介绍,一支是专家型队伍,在田间地头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把培训开到群众家门口;一支是“指尖”技术指导队,利用微信平台,成立马家柚技术交流群,不仅定期推送技术管理的科普资料,及时在线解答群众种植技术困惑,还适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支是以产业大户、种植致富带头人等“土专家”为骨干的32支马家柚服务小分队,这是群众身边的服务队伍,现场指导、现场答惑,打通专业化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

不仅技术管理给贫困户吃了“定心丸”,广丰区在苗木种植、果品销售等环节也是精准施策、精准发力:

——苗木分配全覆盖。采用“财政出大头、帮扶干部按比例分担、社会力量爱心认购”三种模式并举,按所有贫困人口每人不少于3棵、每户10棵以上的产业扶贫目标,统一购置胸径达3.0公分以上的柚苗免费发放给贫困户,推行扶贫干部与贫困户共种“致富树”活动,从源头上种活、管好;

——营销渠道多。入股农业合作社“搭车销售”、帮扶干部“站台销售”、社会爱心团队“合力销售”、电商线上发力……每年丰收季,广丰区把政府力量、干部人脉、社会资源调动起来,拧成一股绳,线上线下齐发力,奏响营销“大合唱”。在农业专业合作社,先推销贫困户产品已成惯例;在铜钹山,干部南下北上,站台吆喝,把马家柚品牌传的更远、叫的更响;排山镇驻杭州流动党支部,以市场价一次性从贫困户手里收购了10000多斤马家柚代其销售……

一棵致富树,拓宽脱贫致富路。广丰区累计为贫困户种植马家柚95640株,种植面积2400余亩,实现贫困户马家柚产业扶贫全覆盖,绘就了一幅铿锵有力脱贫致富的“柚”人“钱” 景。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广丰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   邮编:33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