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创新举措为残障人士排忧解难谭赣明主讲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主题教育第二批参加单位专项整治整改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召开
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总3518期: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10-24

我区创新举措为残障人士排忧解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 付睿、徐卫清报道:“每次你们来了,我家里就热闹了!”家住下溪街道太阳亭村的视觉残障患者周初一,开心地对来家里开展居家托养服务的乐家圆家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乐家圆)的服务人员说。

乐家圆是广丰区“阳光家园”居家托养服务的承接单位。自2016年区残联“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开展以来,已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为280名残疾人提供服务3000余次,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护理、社会适应能力辅导、职业康复等诸多方面。

服务人员耐心细致的服务,受到广大残障人士及其家人的一致好评。区残联表示,接下来,将组建跟踪服务小组,明确相关配套措施,更好地为残疾人排忧解难。 

“居家托养” 

“你们来时可以顺路帮我带箱牛奶吗?谢谢了!”927日中午时分,在桐畈镇残协专职委员杨景芳的带领下,新法制报记者来到了家住后垄村的下肢残疾障碍患者卢萍(化名)家中。刚一进门,见卢萍的女儿正拿起手机,对着电话恳请对方帮忙。

结束通话不到15分钟,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家政服务人员便将牛奶送到了卢萍家中。卢萍的女儿感激地说:“好在有残联开展的居家托养服务,要不然连搭把手的人都没有。”

据卢萍的女儿介绍,她母亲今年40岁,患有肢体残疾,年前已离婚,现在住的是亲戚家的老房子。母亲需要有人长期照料,而她和弟弟还在读书,照看起来很不方便。

一旁的杨景芳向记者介绍道,区残联开展的“阳光家园”居家托养服务,帮了这个家的大忙。

“这个团队每个月都会来我家护理照料一次。”卢萍说,“每次来都会帮助打扫卫生,还帮我搞个人卫生,做复检、按摩。”

其实“居家托养”的内容不仅是,还包括心理辅导、职业康复等等。卢萍在不幸患肢体残疾之后,还遭遇了离婚的打击,一度情绪消极。但自从2018年被纳入“阳光家园”居家托养服务名单后,一年以来,卢萍的心态慢慢发生变化,人也乐观多了。

“社工们会对受助者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为我们排忧解难。”卢萍说,“(我们)私底下都成了朋友。”

“居家托养服务受到了广大残障人士及其家庭的一致好评。”杨景芳受访时说。 

残疾人受益 

广丰“阳光家园”居家托养究竟是一项怎样的政策?

927日,区残联相关工作人员向新法制报记者介绍道,“阳光家园”居家托养服务实际上是针对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为了贯彻落实《中残联“十三五”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计划》有关要求,根据江西省残联制定的《江西省阳光家园计划——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实施方案》,由区残联具体负责“阳光家园计划”和组织实施工作。

据区残联副理事长徐成华介绍,为了把居家托养这一民生工程做好,区残联认真谋划,周密部署,“首先,开展了调查摸底。在全区范围内对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进行调查摸底。然后,将一批人优先纳入服务范畴”。公开信息显示,今年,我区共有100名残疾人被纳入每月一次的居家托养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在该区实施“阳光家园”居家托养服务的几年里,共有280名残疾人受益于这项居家托养服务。

引进第三方

为确保服务更专业,区残联引入了第三方力量作为居家安养服务机构。

一份由区残联与乐家圆签订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服务合同载明,经双方平等协商,就托养服务及收费事宜达成以下协议,服务类型包括:生活照料和护理,社会适应能力辅导、职业康复、劳动技能训练、辅导性就业服务、支持性就业服务、运动功能训练。

实践证明,这种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产生了不错的效果。

家住某社区的黎大妈,肢体残疾一级,并患有脑血栓,平常只能坐在轮椅上。由于出行不便,黎大妈几乎天天待在家里,时间久了,易怒、暴躁等负面情绪随之而来。黎大妈的老伴朱大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乐家圆的家政服务人员在平时的护理过程中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刻把黎大妈为重点心理服务对象,并派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前往她家中进行心理疏导。

“他们每月都会到家里来给我做按摩,和我一起拉家常,还给我讲外面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我的生活变得有趣多了。”黎大妈开心地说,在服务人员的鼓励下,现在她经常坐着轮椅出去晒太阳。

“引进第三方能让幸福更持久更有保障。”在邻居们眼里,现在的黎大妈已经变成一个爱说爱笑、开朗阳光的老人。

据了解,自2016年区残联居家托养服务工作开展以及以来,已为残疾人提供服务3000余次。服务人员耐心细致的服务,受到广大残障人士及其家庭的一致好评。

每月一次的期待

“居家托养”服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如今,每月一次的“居家托养”成了很多残疾人的期待。

桐畈镇二渡关村路边的桂花树纷纷绽开花苞,散出阵阵沁人馨香。该村50岁的村民老黄(化名)呆呆地坐在门前,脸上看不到一丝表情。十几年前因为一场意外,他双目失明,如今独自一人生活。

老黄父母早亡,又无子女,起初只有舅舅偶尔会过来照看他。但后来舅舅年纪大了,也渐渐来不了了。

老黄独自在熟悉的空间摸黑过日子,每天最多的时间就是坐在门口发呆,只有家政服务人员的到来,他的脸上才会不自觉地展现笑容。

“(他们)每次都会问我,需要帮我做些什么。”每次老黄听到这句话都会很感动,“虽然我看不见他们忙碌样子,但我依然能感觉家里被扫得特别干净。”

与老黄一样期待着家政服务人员到来的,还有患视觉残障周初一。周初一下溪街道太阳亭村人,现年60岁的他不但双目失明,还丧失了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928日一大早,记者随几个身穿红马甲的家政服务人员,按照约定的时间准时来到周初一家里,有的忙着打扫卫生,有的帮其理发。

“每次你们来了,我家里就热闹了!”家政服务人员刚进门,周初一就开心地说。

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我们收到不少残疾人家属的反馈,他们都很希望被纳入进来。因为地方相对偏远,我们这里在家的残障人士,往往很少受到外界的关注。”杨景芳坦言,希望越来越来的残疾人能享受这一便利的“居家托养”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居家托养服务工作,组建镇(街办)残联理事长、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为主的跟踪服务小组,及时掌握托养对象情况,反映残疾人需求。”徐成华说,“并根据跟踪服务小组调查掌握的情况拟定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更加完善的‘阳光家园计划’实施方案,明确相关配套措施。”

徐成华表示,健全服务机构,拓展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组建跟踪服务小组,随时掌握托养对象情况,都是为了更好地让“居家托养”服务能为残疾人排忧解难。

某高校社会学人士认为,相关部门应切实回应残疾人托养服务的需求,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化效益,支持引导更多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参与进来,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和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还应准确把握认真执行托养服务对象、资助范围、申请资助条件等原则要求。

徐成华称,下一步,区残联将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倡导志愿者及义工加入服务队伍,使更多生活自理有困难的残疾人沐浴到居家托养的阳光。

  (稿件原载于《法制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广丰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   邮编:33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