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温暖,微风不燥。在广丰区大石街道溪边村宗祠边的菜地上,四五个老人正在刨地,他们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这是溪边村“康养之家”的种养基地,干活的老人都是这里的“家庭成员”,韩祥树就是其中的一位。“村里专门拿出一块地给我们种植,种出的新鲜蔬菜供‘康养之家’自用,这样既丰富了我们的菜盘子,又让我们身体得到了锻炼。”说起“康养之家”,韩祥树老人一脸满足。
除了大石街道溪边村的“康养之家”,目前,广丰区已建成运行东阳乡清淤村、芦林街道三官殿居、下溪街道杨村村等21家“康养之家”,11月底将建成45家,逐步覆盖整个广丰区。
“康养之家”办得好,照顾老人很周到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加速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农村特困失能人员护理能力不足、空巢留守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落后等问题成为群众持续关注的焦点。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广丰区积极回应群众诉求,把养老服务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通过创建“康养之家”、集中照护失能特困供养老人、加快乡镇敬老院建设等措施,统筹规划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具有广丰特色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康养之家办得好,照顾老人很周到;一天三餐吃得饱,比家生活还更好;一荤一素一个汤,脸上长得有红光……万分感谢共产党,和平天下永久长。”这首顺口溜,康养之家的老人张口就能唱。这首简朴通俗的小诗既把康养之家老人的获得感凸显得淋漓尽致,又表达出了老人们对党的感激之情。
据了解,广丰区在册留守老年人达1.2万人,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广丰区积极探索建立“党建+康养之家”模式,营造良好的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康养之家”依托党组织,通过党员结对帮扶义务帮助、当地老年协会自助等形式,利用祠堂、撤并后的学校、旧村址等闲置资产,因地制宜进行改建,将其打造成老年人生活、娱乐的生活场所,为广大农村留守、独居及困难老人提供一日三餐、文化娱乐,满足了他们相互照料、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需求,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形成“离家不离村、就地享清福”的农村养老新模式。
大力发展“党建+康养之家”养老模式
“在这里,我们每天只要交10元,就可以享受到‘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我们有20多个老年人,大家每天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很开心。”溪边村“康养之家”的韩顺良老人告诉记者,这里设有厨房、餐厅、戏台、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他们在这里生活得很惬意。时常还有医疗服务队、爱心家政服务队来到这里,为他们提供医疗、家政服务。
据了解,“康养之家”的资金来源除了他们自缴部分外,其余部分由党组织、民政部门、街道办、村委会、村老年协会、乡贤补助和筹集。截至目前,广丰区已建成运行东阳乡清淤村、大石街道溪边村、芦林街道三官殿居、下溪街道杨村村等21家“康养之家”,11月底将建成45家,逐步覆盖全区。
“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普遍进城或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日益增多,他们虽然有儿有女,却很难过上儿孙绕膝的生活,有的甚至连一日三餐热饭热菜都难以保障。为此,我们将大力发展‘党建+康养之家’的居家养老模式,着眼构建农村养老服务的‘广丰模式’,让‘党建+康养之家’成为‘老人开心、子女安心、组织放心’的‘三心’幸福工程。”对于广丰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该区民政局副局长卢文旭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