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徐卫清报道:挖沟、施肥、培土,一大早罗来恭就来到山坡上,忙着给自己8亩多的柚子树补充“营养”。
罗来恭是排山镇牌门村人。今年48岁的他有着一身好力气。可壮汉子也曾遭生活的一记闷棍:2012年,妻子离家出走,留下三个年幼的小孩与他相依为命。这可让罗来恭犯了难,年幼的小孩牵住他外出务工的脚步,远的去不了,近的活儿少,只好守住几亩薄田过日子。加之妻子莫名出走,村里的闲言碎语说什么都有,更让他抬不起头。
2014年,村里将他纳入精准扶贫户。怎么扶,种植马家柚是首选。牌门村有个种柚能人林华,不仅自己几百亩山地弄得风生水起,还带动不少乡邻发展了“庭院经济”。可林华来过几回,罗来恭支支吾吾就是没答应。说实在,种马家柚的念头不是没想过,可自己一没资金、二没技术,折腾几年万一没收成,这个家就穷得更没边了。
林华看出了他的担忧,2015年刚一开春,林华就踏进罗来恭的家,拽起他就往山坡柚子基地走。“从今天开始,你就在这里干。别人干啥你干啥,又不比别人缺根手指头,哪有不会干的理。工钱嘛,给你多算点养小孩,但事要好好做。”林华的一番话打动了罗来恭。就这样,罗来恭就在林华的产业基地“扎下营”。从清理杂草入手,松土、施肥、剪枝、病虫防害慢慢地上手。大半年过去,眼见山坡上的金柚果换成一叠叠钱,罗来恭有了自己种果树的想法。“自己山上也栽上,苗木从我这里拿,看上哪棵移哪棵。”罗来恭从林华“借”了数百棵果苗,经营起了自己的果园。
有了自己的果园,罗来恭越干越带劲。每天起个大早,先把自己果园拾掇一阵,再去扶贫基地“上班”。村里请来专家“传经送宝”,他回回凑在最前面,仔细听、用心记,按照专家给的意见认真地实践,几年下来,自己都成了半个专家。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他的柚树开始挂果,当年增收上万元;2018年卖完一算账,整整赚了2万余元。暖心的是,贫困户的马家柚全部由村里的合作社代销,罗来恭的柚果更是走俏,年年都有人到他家门口收购。不用跑销售,就能把钱收,他脸上乐开了花。
因为勤快,罗来恭在周围乡村出了名,活计渐渐找上了门。东家砌墙要人手,找他;西家修路要帮手,雇他。活计越干越多,生活也越过越红火,不仅脱了贫,还把家里房子加了层。“再好好干上几年,存点钱,把房子装修装修,让家更有家的样。”说起新年的愿望,罗来恭满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