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四月的阳光格外有劲,狂野、生蛮、气盖山河,洒得大地火辣辣的一片。大石街道溪边村的77岁残疾老人杨云秀是一户贫困户,她象往常一样望了一眼门外的太阳,从“皐椅”(一种竹椅)上缓缓直了一下身板,左手下意识地撩了撩额前零乱的散发,突然整个人变得神采奕奕。
老人原来是看到门前有一张熟悉的面孔,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广丰区城管局的帮扶干部陈亨成主任及采访组人员。这样的不期而至已经持续三年多了,陈主任每一次探望都带着礼物和浓浓的亲情味,让杨云秀一家深深感受到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喜悦。
“共产党真好,你们这些干部真好”!这是杨云秀发自内心的第一句话。
带着感恩之心,老人极力地想站起来给我们倒茶,看到这情况我们制止了老人的想法。她慢慢抬起头,露出了一脸亲切的微笑,笑容里富含着和善和谢意。不知哪个人说了一句话:“老人年轻的时候肯定很美”,没想到这句话激起了老人长长的一声叹息:“唉……年轻的时候穷啊!如果现在或许就不会残疾了”。
说到残疾,大家才发现老人脚上穿着两只不同的鞋。右脚穿的是手工纳的千层底布鞋,左脚穿的是军用中帮解放鞋,在布纱的掩盖下,大家无法看到肉脚的模样。老人似乎发现大家稀奇于自己的双脚,于是慢慢解开了左脚的鞋带,脱去厚厚的尼绒袜子,露出了一只似脚非脚的肉团,要说这是一只脚板,还不如说是一只方向长反了的鸭掌,糊里糊涂地将骨骼和肌肉扭到脚跟的方向。据杨云秀老人口述,小时候患有轻微的小儿麻痹,因当时生活条件差,一拖再拖,导致左脚板严重变型。现在看去,老人慈眉善目,留有一头斑驳的短发,天庭圆润,地阁丰盈,还有一身苗条的体型。可以想象,老人年轻时真的很美。
按老人的话说“侬强、强不过命”。杨云秀老人四十多岁就丧夫,那时候儿子还不满二十岁,这三十来年的守寡持家生活,酸甜苦辣,涕泪交加,常人根本无法体会。如今儿子都49岁了,以做点小工养活全家。16岁的长孙也是个肢体残疾人,在校读书成绩差,老师常常反映孩子是不是头脑有问题。孙女13岁了,一切还算正常,成绩也一般,可这孩子也是个苦命人,两岁时母亲就跟别人跑了,从小失去母爱的孩子,性格变得孤僻,学习态度不积极,为人处事不乐观。
“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再穷的日子都是自己扛着”,杨云秀老人由衷地感叹着。瞬间,她似乎又有了新的感想,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轻声说道:“如今我们有政府当靠山,有这么多干部做亲人,不愁吃不愁住,不愁没钱看病,也不愁孩子没书读,这政府好啊!干部越发好!”据了解,杨云秀老人每年产业分红有1200元,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每月有600元左右,目前孙子、孙女还享受了就学零收费的教育扶贫政策,另外还有来自社会各界及帮扶干部的救助扶贫……
我们从资料上看到,杨云秀家享受了两个低保名额,于2018年就顺利脱贫。可国家政策规定,脱贫不等于脱帮,一切帮扶措施仍旧继续,这使杨云秀老人更加百感交集。
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扶贫干部用心、用情,才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在采访中,陈亨成主任一本正经地告诉大家:“我也是农村穷人家的孩子,深知贫穷的可怕和无奈。我的父亲早年已过世,如今看到年迈的帮扶对象就想起自己的父母,因此贫困户的感受就是我的感受”。
临走时,老人一个劲地在椅子上挪动着,想站起来送送我们,可一下又起不了身。她那慈祥的目光穿透了炽热的天空,坚韧、坚信,不负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