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火红辣椒,象征着村民红火的日子。徐斌/摄
秋日的阳光格外明媚。9月5日,记者走进地处广丰区东南部的铜钹山镇叶家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新村画卷:茶树葱茏,瓜果飘香,鸡鸭成群,新建的村级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功能完备、设施齐全……这个昔日省级贫困村,如今处处散发着生机和活力,俨然一派产业兴、生活美的新景象。
叶家村地处偏远深山,2014年,全村336户130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2户109人。近年来,该村以产业作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依靠青山绿水的资源禀赋,以种植有机高山茶叶、红心猕猴桃、蓝莓、中草药为长效产业,通过“致富带头人+农户+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以“一带多”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同时,该村还鼓励引导村民发展家禽、山羊、养蜂、水产等特色养殖业,不断拓宽群众的增收路,鼓起村民的钱袋子。截至目前,叶家村已有30户贫困户成功“摘帽”。
大山深处茶飘香。叶家村气候温和湿润,适宜茶叶生长。从2009年开始,该村引进企业规模发展茶产业。目前,共引进3家茶企业,茶园规模逾2000亩。“绿水青山间自有金山银山。”叶家村村支部书记余耀武向记者介绍,引进茶叶种植,不仅生态环保,而且还能帮助贫困户增收。他给记者们算了一笔账:去年茶园分红4万多,户均增收1000余元,采茶、除草等工作对贫困户又是一笔收入。“靠着茶园,我去年增收4000多元。”50多岁的贫困户何秋香,儿子与丈夫先后病逝,她一个人拉扯着孙女。2019年,她在茶园分红得利1200元,劳务用工收入3000余元。
蜂蜜是叶家村的传统产业,大片的山林是村民养蜂的蜜源。以前由于销路不畅、技术匮乏,蜂农粗放式经营,蜂蜜产量低。叶家村利用“能人+农户”的发展方式,提升贫困户养殖技术,拓宽销售渠道。54岁的项锡土是村民眼中的“养蜂大王”,他从2007年开始发展养蜂产业,现在年收入达20多万元。很多村民纷纷跑来和他取经,项锡土倾囊相授。“养蜂是个技术活,有人指点就是不一样。”贫困户吴亨加说,以前自己摸不着养蜂的门道,全靠运气“吃饭”,这两年跟着项锡土学到了不少真经,收入也水涨船高了。“今年光卖蜂蜜就赚了1万多元,这心里比蜜还甜。”唠起养蜂收入账,吴亨加心里乐开了花。
走进叶家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一株株绿油油的玉竹长势良好,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这里的气温适合中药材生长。”中药材种植能手项金火介绍说,种中草药在村民眼中还是个“新鲜事”。为了号召更多村民加入,让荒山“长出”效益,他带头种了30亩玉竹,眼下丰收在望。一亩玉竹产量可达8000多斤,产值达到2万余元,这对村民很有吸引力。“下一步,我们将发展更多中草药种植,让中草药种植成为叶家村脱贫致富的另一把金钥匙。”展望未来,项金火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