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丰村:山旮旯 悄然变万冬梅来我区调研铜钹山森林公园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郑华森走访慰问基层一线扶贫干部城区断头路项目建设推进会召开市关工委调研组来广丰调研
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总3655期: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10-20

小丰村:山旮旯 悄然变

​《江西日报》记者 尹晓军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小丰村民在树下休憩。

山路何止十八弯。928日,记者从上饶市广丰区城区驱车径直往南,沿着蜿蜒去往福建的省道,在群山中行驶60多公里,穿过4个隧道,花费一个半小时,才到达了铜钹山腹地的小村庄——广丰区小丰村。

路迢、地僻、山旮旯,纵使被称作“世外桃源”,小丰村仍就有着一段贫困的经历,还挂上过省级贫困村的头衔。

不过,贫困村的头衔,如今已被小丰村甩得远远的,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实现了脱贫退出。得益于脱贫攻坚工程的不断推进,得益于发挥良好生态优势的绿色发展,小丰村走出了一条别样的脱贫之路。

做响乡村旅游

5年来,虽然单位名称几经改变,但广丰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局长洪厚火每个月跑几趟小丰村的习惯一直没变。

小丰村地处武夷山东段,山林苍翠、溪水潺潺,静谧而悠然,是纳凉避暑的好去处;村子还是通往福建的古驿道的必经之处;遗留有红军兵工厂、红军炮台等红色印记。绿色古色红色交相辉映,旅游资源丰富。

作为对口帮扶小丰村脱贫攻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洪厚火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发挥单位的职能,挖掘小丰村的旅游潜力。

2015年春节,利用村里传统的“杀年猪”民俗,洪厚火策划了“小丰杀猪宴”旅游推广活动。“当时是贴钱吸引游客来的,但效果很好,‘杀猪宴’一炮打响,到现在已成了小丰乡村旅游的招牌。”洪厚火介绍说,2017年举行的“小丰杀猪宴”,吸引了3000多游客,村民们开的农家乐赚了个盆满钵满。

说起小丰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村支书徐云清同样感触很深。这个2015年放下自己在山外做得蒸蒸日上的生意,一头扎进村里的汉子,看不得“乡亲们守着青山绿水受穷。”

在徐云清的带领下,村民们发动起来,清理河道,整治村貌,美化环境。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吸引2000多万元的乡村旅游项目扶助资金,修建了傍溪游步道、临水栈桥,建起了停车场、生态公厕,建成了污水集中处理项目,推进了河道整体生态整治。

如今,小丰村不但是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还是江西水生态文明村,一年旅游人数超过3万人次。村里的农家乐,一到旺季,一床难求。

“没想到这山山水水还真会下‘金蛋’。”几年前,村民张丽英抱着试试看态度开了一家农家乐,现在拥有客房10余间,高峰的时候,一天毛收入三四千元。

徐云清还有一个身份是上饶市广丰区世外桃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这个20176月由村民理事会成立的公司,打理村里的旅游资产,2019年为村集体贡献收入20多万元。

“在克服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后,明年村集体旅游收入突破50万元没问题,我们这个昔日的贫困村要变成小康村了。”徐云清信心满满地说。

做亮生态产业

在小丰村,有一处院子显得格外醒目。进得院门,只见花架上的几盆铁皮石斛枝壮叶茂。

见有客人来,主人潘有兵从桌上抓起一把铁皮石斛榨汁待客。浓稠清香的铁皮石斛汁,引得客人赞叹。

潘有兵并不是村里的村民,而是来村里的投资者。2013年,潘有兵和亲友一起投资2000多万元,在小丰村建起了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我们一直在做铁皮石斛生意,当时很想找一处地方,有机种植铁皮石斛。找来找去,最终被这里良好的生态、热情的村干部和淳朴的村民打动。”潘有兵说,有“九大仙草之首”称谓的铁皮石斛对环境的要求特别高,好山好水好空气的小丰村,非常适合种植高品质的药用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的引进对小丰村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300亩贫瘠的山地被以每亩500元的年租金流转。村民们拿到固定的土地收益后,还可以到基地务工。

“基地最忙的时候分别是6月份的采花期和1月份的收获期,这期间,我们需要上百人干活,几乎把留在村里的人都请来了,尤其是优先安排贫困户,人均收入可达到5000多元。”潘有兵说。

65岁的低保户廖春泉自基地建起时就在这里干活,如今当上了大棚管理员,成为基地的固定务工者。“主要的工作就是喷水、拔草,对大棚进行日常维护,劳动强度不算大,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廖春泉很看重这项工作,干活也格外卖力。这些年来,他从基地赚取的收入,对一家人生活的改善至关重要。

而基地每年上交给村委会的3万多元管理费,虽然现在已算不上村集体收入的大头,但在前几年却起到了奠基的作用。而且,名声在外的有机铁皮石斛,也成为小丰村的一个特产品牌,吸引来大量游客。

做香土特产品

“彩霞姐来了啊,到我家拿熏肉去。”57岁的村民周水英很自然地叫着41岁的王彩霞。

被村民们亲切地成为“彩霞姐”,缘于王彩霞不遗余力地推销小丰村的土特产。

王彩霞是广丰区有名的“美食达人”,开了好几家特产店,在某社交平台拥有众多粉丝。2019年,在徐云清的力邀下,帮助销售小丰村的铁皮石斛、蜂蜜、熏肉、笋干等土特产,在村里开办了加工农产品的手工作坊。

爱琢磨的王彩霞首先想到要培育一两个“爆款”产品。当时正临端午节,王彩霞决定用铁皮石斛做佐料,制作粽子。经过反复请教专家与同行,从真空包装到高温杀菌,从做质量检测报告到营养成分测定,铁皮石斛粽子成功“出炉”,在市场上热销。  

有了“爆款”粽子打头阵,王彩霞开始“搭车”销售其他土特产。为了提高人气,王彩霞不仅自己挨家挨户去收货,从源头把控质量,而且做抖音、开直播,对着镜头,把“山里货”做成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周水英家的熏肉做得好,但原来也就是供自家人享用。如今除了卖给来村里的游客,剩下的都由王彩霞包销了。“5月份就在你家拿了5万多元的熏肉吧,你家今年熏肉做2000公斤,准能卖过20万元。”王彩霞笑着对周水英说:“你家的两个熏房,火可不要熄哦,你熏多少,我要多少。”

70多岁的贫困户王福花也是受益者。“我们这里偏,家里的笋干、蜂蜜呀,除了自己吃,想卖都不知道卖给谁。”王福花说,以前,看着家里囤积一堆的山货,心里憋着慌,现在王彩霞隔三岔五就来收购,很快就卖完了,一年能增收二三万元。

而村干部连庆芳却瞄上了村里漫山遍野的野茶。熟谙制茶技艺的他自2015年开始,每年四五月间,组织贫困户上山采茶,再制作成红茶出售。贫困户张彩仙今年采摘到了200多公斤野茶,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赚了8000多元。

随着随着小丰村乡村旅游的发展,独具特色的野茶也让连庆芳越做越大,他还注册了“小丰鹿茸尖老茶”商标。“今年我制作了5000多公斤,卖得还不错。”连庆芳说,下一步他还准备和“彩霞姐”合作,加大销售推广,将小丰野生茶做得更香,带动贫困户增收。

小丰村原先“藏在深闺”的山里货,如今也变成了“香饽饽”,拓宽了村民的致富路。(稿件原载于20201013日《江西日报》)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广丰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   邮编:33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