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力倡导平等价值,促进平等目标的实现,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重要意义;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也是人类向往的理想价值。平等是一种社会价值,是一种关于社会应当如何对待其成员的规范性价值。具体而言,一个社会中的全部成员在特征、个性、能力、需求等方面肯定是千差万别的,但他们在作为人、作为社会主体的意义上是平等的。社会应将每个人作为平等的社会成员来对待,确保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都受到同等程度的尊重和照顾。这就是现代社会平等理念的基本意涵。同时,平等也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条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经之路,只有实现平等,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和谐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它贯穿于个人修为、国家治理、社会建构等各个层面。在个人层面,和谐是一种重要的修养目标。在治国理政方面,和谐也是一种价值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还是构建理想社会的价值根据。
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一般事物而言,和谐是事物存在的一种辩证关系的积极展现;就社会形态的特征而言,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再次,就人类历史的未来发展而言,和谐世界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和谐观大致包含: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国际关系的和谐。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