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苏蔚
这个夏日有点热,但我们还是在饮茶中品味出清凉。
自古至今有这样一句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话说了几千年。但是在今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这句话被改了,改成“茶米油盐酱醋柴”。如果说,火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标志人类文明生活开始;那么茶放到七件事之首,标志着老百姓健康生活的开始。
因为一片叶,因为一杯茶,将千家万户沟连起来。“喝茶去”,渐渐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因为茶,才有了茶诗、才有了茶文化。有人统计过,中国历代的茶诗总数在2万首之多。
中国茶文化以诗歌为标志,显示其独特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饮茶、品茶、咏茶、题茶画等,是中国茶文化与茶文化美学的艺术载体,是茶的诗化,是中国茶文化的诗化。茶诗特别注重禅趣,倡言“茶禅说”。禅,是中国禅宗的一种思维方式。在中国茶文化史上,诗———禅———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茶、禅、诗的联姻,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命题,是中国茶文化的独特现象。所以我们常常看到“茶禅一味”这几个字。从审美角度考察,中国的“茶禅一味”有三个明显的文化美学概念:一是茶的清淡雅致与禅的正法眼藏、本性自然、机缘弥勒具有天然的契合点;二是品茶需要心境的内在文化。参禅要求心灵平和宁静,万念俱灭。构成品茶人与参禅者内外一致的必然性;三是茶禅提升了美学层次。茶的流韵、禅的机缘,是人生的体悟、凡尘的洗涤,是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茶禅之美如秋菊之淡雅、修竹之疏影;如月色之柔美、白云之飘逸,如钟鼎之古朴、翰墨之流香。
金坛历史上许多名人写过茶诗,戴叔伦、储光羲,甚至数学家华罗庚,都有描写金坛茶的诗句。
金坛种植茶叶的历史也比较早。早在隋朝,西部丘陵山区就有一些大户人家种植绿茶,当时金坛的“茅翠”和长兴的“紫笋”、宜兴的“阳羡”茶一起被称为贡茶三珍品。据史料介绍,唐宋年间绝大部分都是蒸青团饼茶,只能煮、煎喝,泡茶到明清时才有。可以推断,金坛的“茅翠”不是今天的这种泡茶。清顺治年间,乾元观一带生产的“乾茶”,在江南是首屈一指。唐朝茶圣陆羽曾来过金坛,住在城里的“九房巷”东口头,和沧浪浴室相邻。金坛人为了纪念陆羽,在他曾经居住过的房屋门口镶嵌了一块水磨砖,上面写有“陆羽公所”4个字。他在诗人顾况(顾况是浙江人,公元790之后隐居茅山)的陪同下游过茅山。陆羽著有《茶经》,是他将物质性的茶叶提升到精神性的饮茶之道。顾况对茶文化也很有贡献,他写过一篇《茶赋》,其语句优美奢华、韵律考究、文字璀璨、意境深远,以高超的文学艺术手法,再现了盛唐茶事活动的场景,具有极高的茶文化典籍价值,对后世茶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根据资料介绍,陆羽和金坛的戴叔伦是好朋友,陆羽比戴叔伦小一岁。戴叔伦遭政敌陷害被贬为东阳令时,陆羽作诗安慰,叔伦即回赠《敬陆山人二首》。之后戴叔伦辞官隐居南昌钟陵县小天台山,陆羽时常去看望,两人常常对酒作诗,饮茶论文。为了招待好茶客陆羽,戴叔伦还在山上种植了茶树。公元789年5月,戴叔伦在容州生病辞官回乡途径广州,又逢好友陆羽,分别时戴叔伦作《容州回逢陆三别》相赠。
金坛人喝茶也有许多趣闻。金坛城乡有个老习俗———“吃杠茶”。乡里村里遇上大事要商量、邻里乡亲发生纠纷,一般都是到茶馆,用“吃杠茶”的形式来解决问题,也有称“会茶”、“讲茶”,通过吃茶讲公理,让社会上的头面人物或者德高望重的族长、“大先生”来评判。因此吃茶也成了民间议事的规矩。其实,这也是茶文化一种表现方式。
金坛茶叶发展能够有今天的景象和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和唐朝陆羽同是湖北人的纪振纲。现在我们更多地把纪振纲先生作为一个抗日民族英雄来宣传,这个没错,但是纪振纲先生为金坛茅山地区茶叶品牌的发展奠定的基础,功不可没,同样要重重的书上一笔。民国6年,也就是1917年,湖北人纪振纲来到茅山,创办了茅麓农茶公司,把金坛的“茅茶”以及之后的“旗枪”绿茶推向上海,成为整个沪宁线上的知名品牌,并且出口新加坡和东南亚。
茶是生活,茶米油盐酱醋柴;
茶是一种精神,茶可道、茶可雅志;
茶,还是一种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融合了养生学、礼学、文学、哲学等,博大精深,底蕴深厚。
或许是天意、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受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与外国领导人举行“叙茶”、介绍中国茶文化、以中国茶为媒、搭建国际合作交流的友谊桥梁的启发。就在茅麓茶场喜庆百年,也就是纪振纲成立农茶公司100年后的2017年,金坛有几位爱茶人,思考并试图以“讲好金坛茶故事、推广金坛茶文化”为宗旨,与茶结缘,发起成立了“金坛茶文化协会”。
“春风泛绿丛,春云齐片片”。这是明朝后人对戴叔伦在小天台山修建“茶圃春云”的评价。以诗歌为起始代表的茶文化,体现了茶文化的品味和境界。品茶讲究心境,注重文化氛围。人们常说“倒茶须得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便是告诉我们斟茶一词有做人的道理,有为人的文化涵养。
品茶如人生,接受平凡、接受遗憾、接受人生之不圆满,或许正是“海纳百川”的胸襟,或许才是圆满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