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6日晚11∶25,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来自南通如东养殖基地选育的150公斤大眼幼体到了沿江高速金坛道口。
7日00∶00,等候在道口的河蟹养殖户领到了各自预定的大眼幼体,剩余20公斤大眼幼体被送往区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投放。
00∶35,20公斤大眼幼体在基地,分早熟、晚熟、4母亲本、5母亲本4组12个塘口完成了投放。大眼幼体具有天然水系亲和力,入水后,很快就四散游开。
“今年是我们规模化选育的第一年”,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站长张金彪告诉记者,这批大眼幼体是该站与上海海洋大学共同培育的,亲本都来自长荡湖水系。
近年来,全省河蟹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河蟹良种覆盖率有待提高,且存在新品种缺乏、旧品种退化的问题,加之市场上对于大规格亲本盲目跟风,苗种繁育过程不透明,导致苗种市场良莠不齐。
“此次选育的大眼幼体具有高品质、大规格、抗病害的特征,投放水面近100亩,除了我们基地还有15户养殖户”,张金彪表示,希望通过4~5代、8~10年的试验选育,培育出适合本地环境、具有本地特色、有差异化的河蟹新良种“长荡湖1号”,助推我区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
儒林镇养殖户蔡明华养殖河蟹已经有20个年头了,此次他预定了7.5公斤4母亲本的大眼幼体,“他们选育过程透明,大眼幼体的规格品质有保障,期待养出正宗的本土水系的螃蟹。”
陈玉婷 潘望俊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