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建君
中国工业百强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七十年峥嵘岁月,金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0年来,金坛人民砥砺前行,在奋进中铸就了一个个喜人成就,在蝶变中一步步走向辉煌。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报道,全面报道金坛70年来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今天刊登首篇:《践行新思想展现新作为谱写金坛高质量发展新曲》。
图为市民中心
是否记得,思古街狭窄、拥挤的石板路?
是否记得,化肥厂、钢铁厂、丝织厂?
是否记得,2007年《中华情》走进金坛的烟火盛况?
是否记得,金坛制造的第一辆SUV精彩下线?
是否记得,南沿江城际铁路打下的第一根桩?
难忘的一幕幕,写进金坛的年鉴、记在百姓的心田,成为时代的痕迹。新中国成立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金坛大地沧海桑田;进入新时代,金坛儿女在区委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定信心、奋勇前进,数据虽然枯燥,但最具说服力。
1952年,金坛地区国民生产总值3158万元;
2018年,金坛地区国民生产总值800亿元,是1952年的2533倍。
1978年,金坛工业总产值1.03亿元;
2018年,金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66.13亿元。
数据飙升的背后,折射出金坛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年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度增长的轨迹。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十三五”以来,围绕“接轨常州主城区,融入南京都市圈、贯通江苏南北轴、形成交通大格局”目标,结合内畅外联规划愿景,建设了金武快速通道、延政路西延、华城路东延和长荡湖旅游大道、茅山旅游大道、南沿江城际铁路及国道233金坛段、省道265金坛段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全区新增一级公路187公里、二级公路67公里。
农业基本现代化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先后打造渔业、畜牧、园艺3个年产值超10亿元农业产业,河蟹、家禽两个单一品种年产值超10亿元。荣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等称号。
创新激发新活力,以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创新环境为重点,大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连续5次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
从“农业大县”,迈向“工业强市”——着力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移动智能终端、5G通信网络和光伏新能源“三新一特”产业,建设高标准区域经济体系。
70年巨变,还有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民生实事、社会保障、文化事业、现代水利……
70年巨变,金坛融入常州主城区、长三角、南京都市圈。
70年巨变,回首处如月之恒,展望时如日东升。
金坛正豪步迈向新征程,跨入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度增长轨道,看不尽的一路风景,奏不完的一曲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