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王旭从某空军地勤退伍回到老家直溪镇汀湘村,从退伍老兵到职业农民,他投身现代农业,扩大流转面积、购置农机设备、加工稻米产品……收获了丰收和希望。
“现在水稻已进入灌浆期,一个月后就能开镰收割了。”王旭告诉记者,前段时间进行了稻飞虱的病虫害防治,后期要注意稻田的湿度、肥力,还要预防倒伏和早衰,“从目前情况看,生长还不错,估计每亩能产1200斤稻。”
看好土地长期效益
早前,由于种田收益微薄,村里年轻人全都外出打工,留下来的都是年老体弱者,随之而来就出现了很多抛荒田。王旭的父亲王罗保从30年前开始流转村民土地种田,并在2008年让小儿子王春明辞去了工作,回家跟他一起打理300亩农田。
“刚退伍时,我考虑过做什么行当,想过租个店铺做点生意。”但眼看父亲年事愈高,弟弟种田也吃力,王旭下定决心:将部队一次性补偿的35万元安置费,全部用于购买农机设备、扩大种植面积。
王旭说,现在国家对“三农”补贴和优惠政策很多、力度很大,周边镇村的农机合作社也办得红红火火。“加大设备投入,用科技手段种田,我相信还是有发展空间的。”2015年1月,王旭成立了双桥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业机械化减成本
8月底,水稻田需要施撒穗肥,王罗保装肥、王旭操作无人植保机,父子配合,一上午就完成了超百亩稻田的化肥施撒作业。王旭说,以前人工施撒化肥一亩地用时10多分钟,这台机器装满后能撒一亩半田,但用时不到一分半钟。
“过去全靠人工进行作业,不仅投入成本大,经济效益也不好。”王罗保说,到了年底一算账,往往只能赚到点辛苦钱。几年来,王旭陆续花费近200万元,购置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机、烘干机等设备,不仅种植效率提升了,每年人工成本还减少7-8万元。
王旭告诉记者,每到农忙时,他便雇佣几个会操作农机的村民,向周边镇村输出插秧、收割等服务,每天结算工钱,一年下来村民也能增加3-4万元收入。
多元化发展增收入
为了能从土里刨出更多“金子”,在与父亲、弟弟商量后,去年王旭又添置了碾米机等设备,开始加工大米并注册了“双桥大米”商标。王旭将加工后的大米批发给就近超市,去年全年销售3万多斤大米,每百斤稻谷增加了10元左右的效益。
“我在2018年改造了20亩低洼地,开始进行青虾养殖。”王旭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我准备出售一批青虾,那时市场行情较好,能卖到一个好价钱。”
如今,王旭种植水稻面积近1000亩,同时还开展农机服务、稻米加工、青虾养殖等多种“业务”,去年全年纯收入达70余万元。王旭向记者透露,下一步,他打算扩大青虾的养殖面积,增加糯稻的种植亩数,“农业让我们奔向小康,未来越来越有奔头,我们父子三人干劲十足。”
陈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