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记忆路途兰裕三月糯香绿团 舌尖春意
第05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454期:第05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3-12

路途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凌静静

1981年谷雨前的一个午后。阳光透过一连排的木质窗台,斜斜地照进屋内,洒在依墙铺落的大圆竹篾筛子上,鲜嫩的新茶芽尖在金灿灿的阳光折射下,像翡翠般闪亮。和煦的春风,不安分地舞过窗台,调皮地挤入屋内。

徐妈妈哼着儿歌,温柔地轻拍着摇篮里的宝宝。几米开外的锅灶旁,稍做休整的三位炒茶师傅已经站立在自己的灶锅旁。负责开火的季妈妈架好柴,灶堂里的火开始零星燃起,师傅们将茶油在锅前涂抹一圈,开始将采摘的茶叶倒入锅中,上下翻抖起来。

徐妈妈等不及二丫睡沉,急急来到茶灶旁。

季妈妈和徐妈妈一样,十六岁进茶场。她俩一个控火,一个炒茶,搭档了十年。系好围裙,套上袖套,站立在最外沿那口灶锅的徐妈妈,已经熟练又麻利的将茶叶倒入渐热的炒锅前,开始“杀青”。

炒茶师傅们一个个认真忙碌着。一刻钟左右的“杀青”首道工序完工后,鲜嫩青叶60%的水分被收干。紧跟着师傅们开始忙下道工序。这道工序虽然用时只有五、六分钟,却对炒茶师傅们技艺有着极高的要求,这道工序中,师傅们要用双手对温度的把控,轻压轻磨,松驰有度地揉捻,慢慢将半卷半干的鲜叶,初步压磨炒干成干燥整齐、光滑平整的扁平状外观。控制火候是这道工序的关键,火候过了,会有焦头,茶泡出来,略有苦涩,影响口感,火候少了,破坏茶形,影响美观。

三道工序完工,四斤茶树自然生长成的鲜叶,经过师傅们的巧手和控火师傅的配合,被炒制成一斤的成品绿茶旗枪。旗枪的手工炒制工艺开始于40年代,经过这项手艺制成后的茶,外形扁平、挺直如剑、色泽绿润、平整光滑、内质香气高爽,汤色鲜明,滋味鲜醇。

一锅一锅的茶香,伴着日落、月起。1994年,改革的浪潮真的如良场长当年所说,从沿海大城市,涌进了这座小山村。这一年,茶场的归属改了,茶园前面的山路变了。这一年,徐妈妈在那最先改制的大型茶厂看到了第一台制茶机器。

2014年,茅山革命老区的茅麓旗枪茶炒制技艺和唐王香干制作技艺、儒林羊羔制作技艺等传统手艺均被列为金坛非文化物质遗产。当二丫把这个消息告诉徐妈妈时,徐妈妈正在查看工人们采摘的鲜叶。陪着她绕过山路十八弯,闻着茶香长大的二丫,1999年,申请了这个茶业合作社。现在,用不着徐妈妈炒茶了,她就每天来验收工人们采摘的鲜叶。

茅麓旗枪茶炒制技艺非遗,传承的是茶文化。传承,也可以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所以重点在于,文化传承远大于手工制茶传承本身。

一个人,一座城,人生之途,传承之路,其实是互通的。唐王香干、儒林羊糕,每一口奶酪般的美味,传承的都是人们对美食的爱与向往。茅麓旗枪茶炒制技艺的手艺人,是茶文化的传承人,他们对这个行业的纵向发展,对茶产业经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金坛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晨风路61号   邮编: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