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其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佳节———重阳节。《周易》阴阳五行中定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九月初九为二数重单,故称“重阳节”,又为重九,故又称“重九节”。据了解,重阳节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昔日故乡嘉定江桥、安亭一带的乡民过重阳节主要有三俗:吃重阳糕、出游登高赏景、放鹞子和举行放鹞子比赛。
吃重阳糕。按传统重阳糕一定要做成黄色的,故爸妈在重阳节前家里早就备好了黄糖。届时用泡好的黄糖水来和糕粉。和糕粉一定要控制好干湿度即手感上要似干非干,似湿非湿,捏之成团,松之能散,这样的糕粉在上灶蒸时易熟不夹生,蒸出来的糕黄澄澄的,松软可口,乡民们称它为“黄松糕”。
记得我孩提时,一到农历九月就要向妈讨重阳糕吃。好不容易等到了重阳节的前一天,妈就为第二天能吃上重阳糕忙开了,她先把浸泡好的糯米捞在米箩里凉着。等糯米似干非干时,就拿到磨子上去磨成糯米粉,到了重阳节这天妈妈天不亮就起床,在灶头上蒸重阳糕。妈妈把蒸出来的黄松糕切成若干小块,在每小块上插上小黄旗后,便焚香点烛,祭拜家堂灶君,门神土地,全家人都虔诚地行跪拜礼,待第二柱香烧完算祭拜结束,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重阳糕。
邀亲约友出游登高。重阳节全家人邀亲约友,出游赏景,这又是乡民们的传统习惯。其实我故乡嘉定江桥安亭封浜地域里是一马平川,无高可登的。所谓去登高,只是爸妈领了我们儿女到南翔古猗园公园里去登那座不过30米高的人造假山而已。尽管如此,登上了假山之巅亦是居高临下,一园美景尽收眼底,足使登高者心旷神怡!
人们要在重阳节举家出游登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此时节大自然景色艳丽迷人之故,此时天兰云淡,风清气爽,一碧秋水,波光月影,山河披彩,地换金装,丹桂飘香,菊花正黄,梨橘柿苹,压满枝上……时时处处令人心旷神怡。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以重阳节为题材所创作的佳作可谓是珠砌玉堆。唐朝诗人崔曙的七言律诗《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高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孟浩然的五言古诗《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天。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昔日每逢重阳佳节,故乡安亭、江桥、南翔、马陆一带的乡民特别是那些乡圣、望族富豪总要举行放鹞子(风筝)比赛,大人放响鹞搞比赛,我们小孩放麦柴鹞,麦柴鹞虽只有手心大,也放不高,但足让我们乐得忘进家门、忘记吃饭。
重阳节放鹞子和举行鹞子比赛,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娱乐习俗,故过去的重阳节亦称“风筝日”。据了解,把鹞子改叫成“风筝”是从五代开始的,当时有个叫李邺的人把竹笛横架在鹞子头上,鹞子随风升空后,风吹竹笛而发出如筝的鸣声,悦耳动听、于是人们便把鹞子改叫成了风筝。
故乡的鹞子主要有蝴蝶鹞、九穿鹞、鹰鹞、百脚鹞、人鹞……放鹞子一般从重阳开始,到清明基本结束。重阳期间,举行放鹞子比赛这是故乡过重阳节的重头戏,也是放鹞子的顶峰。参赛者都想借机扬名,故赛前各自都要借题造势,让周围的村庄及乡民都知道,谁与谁何时要进行放鹞子比赛,届时观赛的乡民纷至沓来,场面十分热闹。有一首竹枝词对风筝这样描述:“风筝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花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元代诗人马臻的风筝诗:“豪家游赏占船头,趁得云淡放纸鸢,手拍丝轮争上下,一时回首看青天。”把放鹞子的热闹风光场面反映得逼真生动。
故乡用来比赛的鹞子一般都是蝴蝶鹞、九穿鹞。其大小高2.5米左右,阔1.5米左右。放鹞子比赛主要比高与稳,这就要求作鹞子骨料的毛竹要干而不脆,细薄而坚韧;用蔴搓成的鹞线要光紧细匀,能经受200千克的拉力,长度在2千米以上;糊鹞子用的纸要选韧性最好、最轻薄的牛皮纸,最好用丝绸;鹞纵要生得既使鹞子吃风,易升空,方便调节鹞子的平衡,又能使鹞子升空后领线平衡,其根数与长短要与鹞子的大小相适应。鹞纵生得好坏与鹞子能否高稳有重大关系;鹞鞭要选用韧性最好,又细又薄的胶带,绷成一张与鹞子同阔的弓,架在鹞头上,经风一吹,胶带就会嗡嗡发响。如果用蛋清将胶带涂抺两遍,声音不但响脆,且带颤抖,其音可传之数里之外。唐朝诗人高骈的《风筝》诗云:“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调,绘声绘色地为我们再现了这一浪漫风景。
古人认为,“九”是数之极,是阳刚之数。历来在人们的心中位居独尊。如今国家把重阳节赐给我们老人,叫“敬老节”,这是我们老人的莫大荣幸,真是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老人幸福年年长,长命百岁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