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石桂芬
现场产线产品表面检测技术,几乎都从他手里诞生。面对诸多成果,他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就是中国宝武2018“金牛奖”得主何永辉,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技术中心)首席研究员。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何永辉在表面检测领域走出了一番天地。
从起步到精进
何永辉自1998年进入宝钢,从事机器视觉表面检测技术研发。2007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宝钢第一套电镀锌表面检测系统研发成功。
2016年,由何永辉负责的金苹果项目———“产品表面质量在线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顺利结题。在他的牵头下,项目组群策群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搭建信息传递网络,实现了对炼钢、热轧、冷轧工序相关表面缺陷检测、过程控制、生产管理等信息系统数据的相互流转和关联;以1550热镀锌产品为实施平台,实现缺陷追溯和缺陷成因分析;完成了热态厚板表面缺陷检测及外形测量系统等研究工作。
该项目共申请专利21项,技术秘密24项,软件著作权1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近45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热态高线表面缺陷表面检测系统实现全球首发。该系统缺陷检出率95%以上,识别率90%以上,系统上线后,获得现场人员的一致好评,并于2017年获得中国宝武技术创新重大成果奖三等奖。
如今,宝钢股份自主研发的检测系统,在现场各产线几乎达到了全覆盖。
从2D到3D
2017年,何永辉着手策划“产品表面质量3D检测新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科研项目,实现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从2D向3D转换。截至目前,该项目取得了不错的创新成果。
其中,硅钢表面质量检测系统分类准确率大幅提升,实际分类准确率由原先的71.2%提升到91.9%,自动判级系统判级准确率达到76.92%。同时,热态无缝钢管表面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取得较好应用效果,实现关键缺陷检出率93.62%,缺陷的综合准确率达81.1%,圆满完成计划任务书规定的研究目标。经过初步统计,该科研项目已经完成11项专利申请,累计创造效益达到1590.4万元。
从个人到团队
在何永辉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也稳步成长。团队曾经获得“研究院优秀研发团队”荣誉,团队成员宗德祥曾两次获得“研究院优秀青年”荣誉。团队成员相继成长为研究员、主任研究员和高级主任研究员。
2018年起,何永辉针对宝钢股份各条产线积极策划和布局智慧制造工作,并将目光锁定在了智慧工厂建设上。从工业4.0概念开始,他和团队成员开始了基于多维视觉及深度学习的检测技术研究工作,目前该技术将在接下来的智慧制造工作中承担重要角色。
20年的坚持,只为不负梦想。在未来的研发路上,何永辉将继续打磨自己,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刘继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