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范永祥的名字,在宝钢老年大学和退休人群中遐迩闻名,几乎无人不晓。他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先进人物,他的动人事迹在我们整个宝钢老年大学乃至上海市老年大学中都耳熟能详而流传广泛。最近,宝钢老年大学推选先进工作者,大家一致认为老范是最合适的人选。
据媒体报道,上海市2000多万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有三成以上,已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老人们应该怎样养生、安度晚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会暮,人要老,怎一个“愁”字了得?但是,我们每个老年人的心中都还存在有一个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愿望,宝钢老年大学创造和引导了宝钢退休老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多年来,宝钢老年大学开办了近130个班级,绝大部分是人文艺术类学科的,学员近4000人,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在今天,宝钢老年大学已经是全国示范性老年大学,成为宝钢老年人的精神之家。老范就是宝钢老年大学学委会主席。
我是在几年前一次由老范组织和带队的小区老人游览上海植物园的活动中,第一次认识他的。暮春时节,“春未老,风细柳斜”,植物园游人如织,几十位耄耋老人如痴如醉地沉浸在鲜花丛中。近中午,尽管游兴不减,但已经是吃中午饭的时候了,我们乘坐的环园游览车也陆续到达终点。这时,我看到老范早早地等在那里,脸上挂着的汗水被太阳一嗮,闪闪发光。老年人不认路,容易走散,所以他要通知到每一个人,不出差错。这就是老范,至今我的脑海中仍不时闪现他流着汗水泛发红光的脸庞。
相熟以后,大家聊老范也聊得很多,我也知道了许多有关老范的事迹。老范的老家在陕西农村,每次回家看到老家的变化都会欢欣鼓舞,并捐款帮助老家的“精准扶贫”和激励乡亲子女能够考上更高的学府。他先后捐出了十几万元的巨资,为根本改变农村老家的落后面貌尽力。老范的这些义举得到了他老家各界的嘉奖。
老范很忙,他是学委会主席、读书社秘书长、关工委宣教组长,他还是“移动微课堂”的志愿者。他奔走各地为老人们作义务辅导报告,不论刮风下雨,始终坚持,至今已讲课30余次,获得各界好评。老范也因此获得上海市老干部大学系统先进和上海市社区优秀志愿者称号。他带头编写黑板报通讯稿件每年在50篇以上,《中国冶金报》、《上海老年》、《上海老干部工作》、《上海老年报》、《上海老干部大学学报》、《中国宝武报》等报刊杂志刊登了他的文章有100多篇,他编的《学习交流专刊》至今已有47期,他个人的心得体会文章、诗词有480余篇在各类通讯平台上发表。他还给诗文配图以提高大家的阅读兴趣和美感,经常工作至深夜。读他的诗文和他所编的专刊,点赞者无数,总阅读量超过10万人次。说实话,我看到他这种忘我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心情很不平静,一种激励之情油然而生。
我认为一个人没有博大的心胸和情怀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工作热情的,同时,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也是勉为其难的。读书之外,老范喜欢旅游,纵情祖国山河,放眼世界人文。古今中外,旅游总是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古代文人墨客无不留下咏景寓意的千古绝句,形成了我国灿烂文化中的辉煌篇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意境开阔、情丝绵绵的诗句,不能不把你带入对长江无限遐思之中。老范喜欢旅游,大半也是在读了这些回味无穷的名句之后成行的。我想,走巴蜀、游洞庭、临鄱阳的玩家是不会不追寻陆游“细雨骑驴入剑门”的意境的,也不会不读范仲淹气吞山河的《岳阳楼记》和王勃传世佳作《滕王阁序》的。所以,我认为旅游是一种对文化的寻觅和追踪。当今社会,物质生活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空前强烈。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旅游则是培养文化情趣、提高精神境界而又带有休闲性质的一种有效途径。老范是这方面的表率,他每次旅游回来,总有很多美好的文字和照片与大家共赏,使我们与他一起共享祖国河山的壮丽和传统文化的深邃。
向老范学习是多方面的,因为他是我们退休人群里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