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转瞬即逝。一回头,在武钢工作已经23个年头了。
1997年6月的最后一天,青春正好的我,怀揣着一丝忐忑、一丝新奇和一丝向往,一脚踏入武钢工人报社大门,将我最好的年华交与世间最美的文字,留下不悔的青春印记。
那时的武钢,正值盛年,风华正茂,欣欣向荣,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人们,迸发着火一样的热情和活力。按报社惯例,我被安排到记者部,在这个最靠近生产一线的地方,我被这种活力深深感染。
在这里,不论是劳动模范,还是一线工人;不论是成果骄人的科研工作者,还是默默无闻的机械操作员;不论是主体厂职工,还是后勤保障人员……他们在工作中呈现出来的百折不挠,对生活幸福的积极追求,让我感受到人生的艰难与美好。
记得那是1998年2月的一天,临近下班时,记者部主任突然接到采访焦化厂工人、全国技术能手刘幼生的任务,他带上还是新闻新人的我,匆忙赶往厂前。一路上,主任给我简单介绍了刘幼生的情况:这个人不简单,仅上过初中一年级,但是爱琢磨,革新发明大多是围绕工作实际进行的,对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帮助很大。尚未谋面,刘幼生在我脑海里形成的第一印象是聪明、务实。
到达焦化厂时,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我们在办公室坐下还不到十分钟,一位中等身材、圆圆脸的中年人匆匆进来,一旁的宣传部长介绍,这就是刘幼生。
第一次有个搞发明创造的人坐在面前,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看着刘幼生,他微笑点头,带着些微局促,搓了一下双手。主任向刘幼生说明来意后,让他讲讲革新发明中印象最深的故事。一进入发明话题,刘幼生就打开了话匣子,充分展示了他善谈的一面。
他告诉我们,他是1971年进的焦化厂,那时才19岁,进厂后当的电工学徒工。工作没多久,渐渐就感到不懂的太多了,花了两年的业余时间学完了初高中的数、理、化和语文课本,又用了一年时间掌握了电气初级、中级、高级技术工人必修的原理和知识,这才弥补了理论知识不足的短板。
命运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刘幼生的第一项技术革新发生在1978年。当时厂里的空气压缩机经常断水损坏机器,刘幼生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不停地拆设备、查资料、拿方案,研制出了“空压机失水保护器”,试验成功当晚,他兴奋得一晚上没睡着觉。
那时候的采访,没有录音笔,一个本子一支笔,就是记者采访的全部家当。那天,从下午5点多到晚上8点多,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刘幼生沉浸在他的发明里,讲了3个多小时,我不停地记录了3个多小时。也许是年轻,也许是刘幼生的故事有趣,这样高强度的脑力加体力劳动并没有让我觉得疲累。
采访结束时,主任让我留下了BP机联系方式,让刘幼生想起需补充的素材时方便联系。
回报社后的第二天,我的BP机接到了刘幼生的呼叫,他给我描述的一个场景,20多年后的今天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当时他正在为解决消火车安全报警问题而苦恼,周末上书店买资料,走在人行道上想问题时浑然忘我,被洒水车淋了一身水,却由此激发灵感,将洒水车与众不同的鸣笛声移植到消火车上,消除了安全隐患。
那个年代,时兴“下海”经商,刘幼生也接到了不少橄榄枝,他却不为所动,乐守清贫,沉迷在他的发明创造中,该怎样评价他的人生呢?
主任、我、焦化厂通讯员小莫,我们三个人开了个小型讨论会。主任说:刘幼生反复强调的“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要干就干好”,让他从学徒成长为工人技师,从工人技师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刘幼生留下的不仅仅是他的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孜孜以求、坚韧不拔的革新精神。
从采访到完稿,这次经历,让我体验到武钢工人对理想、情操的极致表达,也完成了采访新人到成熟记者的蜕变。
那时的我,是热情美好的,亦被热情美好的武钢职工感染着。每年的“三八”,总是有一批女职工脱颖而出,采访武钢一医院妇产科医生、武钢劳模徐燕华,是报社的一次常规报道安排。
1998年3月,联系上徐燕华后,我如约来到妇产科,得知当天她有一台剖腹产手术,手术后才有时间接受采访。在那个瞬间,当时尚未成家的我稍稍犹豫后,迅速做出决定———和徐燕华一起进手术室,感受徐燕华迎接新生命的自豪与快乐。
一进手术室,就感觉到这里是徐燕华的主场。在安静的手术室里,个子瘦小的徐燕华站在一个10来公分高的木台子上,助手和徐燕华配合默契,一个手势,助手就递上手术刀;再一个手势,手术剪也递到了徐燕华的手中,安静的手术室里偶尔会响起刀剪放回手术盘的碰磕声。到最后时刻,徐燕华的吩咐简短有力:“快,使劲,手按宫底用力。”新生儿出世的那一瞬间,时年52岁的徐燕华慈爱地笑了,所有人脸上的笑颜与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让我的内心受到强烈冲击,生命的诞生是这么的痛苦和惊险,却给人带来无比的喜悦和惊喜,这一切是置身其外的人无法体会的。
手术后,徐燕华稍事休息就接受了采访。徐燕华是一个言语轻柔的人,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她说:因为个子小,做手术时,需要在脚下垫个木台子,方便用力;30年来迎接了多少个新生命来到世间,已经记不清了;处理了多少疑难病症,也闹不明白。但是,常常走在街道上就被人拉住了手说:“徐妈妈,我就是你接生的。”
在和患者的相处中,徐燕华用一腔爱心和一片真情赢得了患者的理解和信赖。青山商场的退休女工章荷香是她的患者,患晚期卵巢癌手术后多次化疗,因严重反应痛苦对生活失去信心,徐燕华和她聊天谈家常鼓励她积极配合治疗,在章荷香生命弥留之际徐燕华上门探访,满足章荷香的最后心愿。
有了这些前期的深入采访和了解,我写出了通讯《迎接新生命的第一双手》,写下了“在她的思想里,生命是太阳下最美的花朵”这样的词句,深为徐燕华首肯,在读者中也产生较大影响。
时至今日,我依然庆幸当时没有满足于听介绍、看材料,而是选择了进手术室现场感受。如果不进手术室,我无法获得对助产士深层次的理解,也无法写出这样的文字:“30年了,有多少新生命从徐燕华手中诞生,她已经记不清了。在她的眼中,诞生便是一轮诗意的太阳,在她的照耀下,人间一切苦难都染上了美丽的色彩。”
就这样,我不断地丰富着我的采访经验,也丰富着我的青春。我总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对生活冷漠的人,是不可能用充满情感的笔触去展示人间真情的。唯有以爱之心,去观察、体味、深入采访对象的内心活动,才能寻找到最能调动读者情绪、最能说明事实本质的新闻素材。
要想感动读者,首先要感动自己,我努力从平凡的真实中去发现那些感动自己的人和事,写出心中的真与美。
1999年3月,我去参加武钢女工委员会召开的一次会议,这是一次会议报道。但会上武钢劳模杨若勤发言中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满怀歉意地说:“我儿子说我不是好妈妈。”
我很意外,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怎么她的儿子说她不是个好妈妈呢?我对杨若勤产生了浓厚兴趣,会后留了她的电话,希望找时间预约采访。
杨若勤很忙,联系了三次,才腾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
和徐燕华一样,杨若勤也是个小个子,不同于徐燕华的文弱,杨若勤偏于结实,说话语速比较快,性格直爽。说单位里一群男焊工,就她一个女的,可她是他们的班长,没有人不服气。因为她技术过硬,又吃得了苦,干起活来不输男人,钻套筒、攀高台、爬高踩低,仰焊、俯焊……就没有她杨若勤拿不下的活儿。谈起焊接,杨若勤神采飞扬,眼神里是藏不住的骄傲和自信。
一个女人最在意的是容颜,杨若勤说自己脸上、手上、身上的瘢痕可不少,说到这里,杨若勤多少是有些落寞的。“没办法,干的是这个活儿,可厂里也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没亏待咱,挺值的。”爽快的杨若勤也是通达的。
当问起上次开会时,为啥说自己不是个好妈妈时,杨若勤眼泛泪光,沉默半晌才告诉我,儿子中考时正赶上她参加一炼钢厂“平改转”工程。“那可不敢耽误了工期,单位忙,顾不上孩子呀!”朴实的杨若勤说,那时一心想着的是,如何带好班组赶工期,没日没夜地忙碌在工地上。
就因为这样,她顾不上中考的儿子,忙急了就给儿子10元钱到外边吃盒饭。正在备战中考的儿子看到同学们每天都能吃上妈妈做的香甜可口的饭菜,难免倍感委屈,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嘀咕了句:“你看我们班哪个妈妈像你这样不管孩子的?”一句话让杨若勤心酸不已。
让杨若勤欣慰的是,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中专。“我不是个好妈妈”在这个特定时刻,体现了深厚的母子亲情。我及时抓住这一典型语言,写出了通讯报道《我不是个好妈妈》。
……
于是乎,在一个个这样的日子里,留下的是不灭的记忆和情怀。
不能忘,生产现场的热火朝天;销售一线的斗智斗勇;竞技场上的你追我赶;运输线上的日夜繁忙……
不能忘,钢花飞舞时,炉前工人细致的关怀;轧机轰鸣处,侧耳倾听的专注神情;酷暑烈日炙烤下,紧急采访的濡湿衣衫……
不能忘,那夜深时的沉静思考、奋笔疾书和完稿后的愉悦畅快。
记录历史的《武钢工人报》,我的青春,有幸同在;
热情似火的武钢职工,我的青春,有幸同在;
风华正茂的武钢,我的青春,有幸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