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严 嵘
“全自动电炉炉前测温取样机器人”“涂油和保护环自动拧接机器人”“3D视觉智能检测”“特殊扣油套管产品管拧软件”“营销驾驶舱”……这些智慧制造项目的成功投用,凝聚着金国平、彭志牛、张阳、许晓赟、倪宏春、张建华、张黄强、黄兴梦等人的辛勤付出,他们都是宝钢股份钢管条钢事业部智能装备应用团队和大数据工程师团队的核心成员。
2019年初,钢管条钢事业部制订了智慧制造人才培养“三步走”规划,即2019年开展课程培训、2020年强化项目锻炼、2021—2022年成为复合专业人才,选拔20名数据工程师和20名智能装备应用维护人才,组建了事业部智能装备应用团队和大数据工程师团队。
个性化培养打造复合型人才
智慧制造是企业取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建设一支业务技能与智慧制造并重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对于事业部而言,显得尤为迫切。
“在建立和完善智慧制造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原则,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鼓励现有技术业务人员积极转型,成为业务与智慧制造复合型人才”,事业部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李茜介绍说,团队成员中年轻人占大多数,他们都是通过个人申报和事业部选拔产生的技术业务骨干,不但熟悉本职业务和本单元工艺、技术、装备情况,具备数据分析或自动化知识背景,而且具有较好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
在培养机制上,钢管条钢事业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了“50+25+25”的应用人才培养方案,即50%时间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学习,25%时间开展专业综合技能应用实训,以及25%时间进行项目化实践应用。通过课程培训、导师带教、“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定期开展技术交流、项目化实践与团建活动。个性化培养举措,使这批年轻人加速成为智慧制造项目的中坚力量,在线材小方坯逐支跟踪、连轧管壁厚在线测量、工序一贯制与CP控制计划等项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实用性培训解现场难题
随着事业部“生产连续化、产线自动化”智慧制造理念的不断深入,工业机器人应用逐渐增加,智能装备应用团队的培训聚焦在了实用性上。
“去年按照事业部智慧制造项目需求,我们组织智能装备应用团队参与了宝钢股份设备部和人才开发院举办的五期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检测诊断能力提升等培训班,大家反响较好。今年针对机器人视觉、精密维护等课程,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以满足现场项目和日常维护急需”,团队负责人、事业部设备能环部首席工程师林海说。
“机器人的维护知识太专业,培训前我完全是门外汉,碰到机器人出故障,根本无从下手”,日常负责8台库卡机器人点检维护的焊管部电气综合点检员苏晓杰深有感触:“通过初、高级编程学习后,能够读懂机器人大部分程序,以前排故要1个多小时,现在10到20分钟就能搞定”。由于自身的努力,去年小苏入选宝钢代表队,参加上海市“康桥杯”工业机器人应用维护技能邀请赛,获得了职工组一等奖。
来自无缝钢管厂的黄兴梦、于永军和焊管部的樊庆辉、电炉厂的董一鸣等团队成员十分珍惜学习机会。“越学越想学”“我先学会,再去教每个班的操作工”“上课有理论有实操,而且还有带教师傅点拨,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作为带教导师,焊管部高级主任工程师秋枫、无缝钢管厂高级主任工程师彭志牛、电炉技能专家金国平表示,在做好传帮带的同时,鼓励徒弟们多学、多用,在项目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新思维养成用数据说话
智慧制造离不开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团队成员来自经营财务部、营销部、制造管理部、设备能环部、电炉厂等11家相关厂部。
“概括地讲,大数据就是打破专业、超前思维、领先一步,给决策和执行提供依据。”大数据团队成员、事业部制造部信息化管理主任工程师倪宏春说,目前团队做的是搭建一个全流程分析平台,搜集相关数据,看看哪几个数据之间会产生“火花”,然后对其分析、预测、判断。“建大数据平台,意义重大,一切可以用数据说话”,经营财务部林谊、制造部张黄强等团队成员说,原来每个区域的数据因独立分散而局限性大,大数据平台可以把不同单元、不同工序的生产情况放在一起,既方便了前后工序的信息查询与分析,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判定、营销业务分析与评估、资源平衡等工作更趋客观、科学。
“以营销驾驶舱为例,它实际上是产销平衡模型,就是把多年钢管产品营销积累的数据,放在模型里进行分析,不再凭感觉,而是利用大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市场的需求”,营销部营销经理冯原说,营销驾驶舱为事业部制订营销战略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近两年来,大数据团队成员除了开拓专业知识面,加强软件编程学习,在项目实践中边学边用外,还积极参加专题研修、讲座论坛、新技术培训、行业展会等各类活动,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对大数据应用的技术与能力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随着“财务数字化运营”“营销驾驶舱升级优化”等2020年课题的申报,团队成员坦言有压力。他们表示,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事业部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为全面实现事业部数字化运营打下基础。
截至目前,两支团队成员相继在20多个智慧制造项目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事业部智慧制造人才培养“三步走”战略初见成效。面对事业部三季度智慧制造推进会下达的“生产连续化和去行车化”“智能立体库”“大数据中心建设”等任务,以及盐城基地“未来钢厂”愿景目标,团队成员将携手共进、迎接挑战,不断攻克关键与共性技术难题,谱写智慧制造发展新篇章! 图为大数据团队在开展课题研讨。管 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