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娃的梦想变迁之路我叫马宏武,武钢的武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跟随老爹的脚步无法忘却的感动一个也不落下纪念章里的激情岁月无盖的搪瓷杯我的珍藏奖杯一块钱的收藏一枚特别的请柬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533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05-08

山里娃的梦想变迁之路

周奇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我出生在湖南汨罗江畔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是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经常能坐上拖拉机。坐火车、飞机,开上自己的轿车,根本想都不敢想。1989年考上东北大学,来到了中国重工业基地东北,第一次见到了钢铁厂。1993年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上海宝钢。第一次到宝钢厂区,感到很意外,一点也不像之前实习到过的钢厂。没有冒着滚滚浓烟的烟囱,现场几乎看不到工人。

我刚好赶上宝钢三期工程建设。1995年时被派到日本新日铁名古屋工厂培训了几个月。新日铁的装备虽然比宝钢差,很多设备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但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上,却比宝钢强了很多。当时,中日普通家庭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更是天壤之别。因为日本消费水平高,所以出国补贴标准比较高。好不容易出趟国,买一些电器,是大家共同的选择。出国的时候,大家都会随身背一些大米、干菜等,省下一些生活费带回家。

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私家车早就普及了,很多家庭还不止一辆车,农民种地、主妇买菜都开车去。当时的中国,我们感觉私家车还是很遥远的事。不过日本的带教师傅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说,过不了几年,私家车在中国就会普及起来。当时,我们去实习的中国人都不大相信。我们来算一笔账,1995年上海市平均工资773元,一辆老款的桑塔纳轿车要二十万元,算一算,不吃不喝的话需要约22年才能买下。桑塔纳当时为什么那么贵?因为零件甚至钢材全靠进口,能不贵吗?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宝钢生产汽车用钢板,替代进口。汽车用钢的国产化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最初供应给上海大众的钢板,质量很不稳定,成材率很低。我记得刚刚进入冷轧厂时,上海大众一度停止从宝钢订购钢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制造业蓬勃发展时期,钢材非常走俏,很多国内用户还很难买到宝钢的钢材,宝钢的产品绝对是不愁卖不掉。很多人不理解为何要卖给对质量很挑剔的上海大众。宝钢建立之初,目标就是瞄准世界一流,产品定位就是高端用户。经过艰苦奋斗,完成了自身的涅槃。我也跟随宝钢发展的脚步而成长。

2003年,我拥有了第一辆汽车,也从一个毛头小伙变成资深的设备工程师。这一年,我参与筹建宝钢第五个冷轧厂,负责轧机机械专业,从工程筹备、和外商谈判、设备招标、设备安装和调试,以及后续的生产及产品拓展等工作。宝钢冷轧五期工程2008年投产,主打产品就是高强钢。所谓高强钢,通俗地说,就是钢材的强度更高。

现在,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宝钢汽车板国内市场的占有率50%以上,在全球范围内,产销量稳居前三位,而且是全球首个能同时生产第一、二、三代先进超高强钢的企业,也是国内唯一可供应汽车板全品种的企业。世界上很多高档车、豪华车也用上了宝钢的产品。

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深感幸运,作为一名宝钢人,参与和见证了梦想成真的过程,也为此而自豪。

作者单位: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冷轧厂设备管理室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