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天空,湛蓝的江水,巍峨屹立的卸船机、门机、料仓,连绵蜿蜒的封闭式皮带运输通廊,沿江芳草萋萋、五彩缤纷的湿地公园……
宝钢股份梅钢公司产成品运输码头上,一座座颜色鲜红、体量庞大的装卸桥正在紧张地作业,与不远处繁忙的京沪高铁大胜关大桥和南京长江三桥构成了一幅极美的立体动态图。这是梅钢公司聚焦“打造全球钢铁业最洁净工厂”、绘就长江大保护最美画卷的生动写照。
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长江沿线“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按照中国宝武和宝钢股份“废水零排放、废气超低排、固废不出厂”的“三治”和“洁化、绿化、美化、文化”的“四化”要求,梅钢公司全面推进《中国宝武长江大保护环境治理行动计划》。
在水一方,做源头治理的责任者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好母亲河,梅钢公司责无旁贷。
梅钢公司严控工业排水,强化水污染治理,向水污染宣战。持续开展厂区排口规范治理,通过实施排水及水污染治理改造,显著改善污水排放水质指标,践行绿色钢铁生产,坚决不让污水排放影响沿线长江水质。
梅钢公司强化码头与船舶运输管理,对码头区域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并在原料码头设置提升泵,集中打回公司内部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建设了冲洗水收集池,所收集的水用于场地喷淋降尘和绿化浇灌,实现了循环利用。原料码头区域建成6个洗车台,在每个料场出入口及大门口设置。
梅钢公司梳理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相关内容,针对问题快速整改。开展水平衡测试,绘制水平衡图,严格用水管理,提高合理用水水平。同时对照国家标准、政策要求、同行企业先进指标等开展用水指标对标管理,挖掘内部改善潜力。
通过多种途径降低用水损耗,梅钢公司吨钢耗新水直线下降,2019年为2.85m3/t,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全年减少从长江取水量46万吨,以“少用水、用好水”的实际行动守护长江清新水生态环境。
变废为宝,做固废治理的探索者
漫步梅钢公司所处的江岸区域,不见工业固废堆砌、脏乱不堪的场面,这与梅钢公司大力实施固废治理密不可分。
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一直是行业难题。梅钢公司把固废管理作为生产过程纳入到主体生产组织管理,以项目化管理模式推进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月度推进、季度报告,针对固废处理存在的难题,提炼出脱硫灰源头减量、高炉一次灰、混合渣粉返生产利用等15个推进项目,使生产组织和固废管理高度融合,有力地促进了源头减量、返生产利用工作。
梅钢公司着眼“治本”,推进固废返生产利用及产品化工作。通过固废源头减量、提高产品化利用等途径,最大限度实现固废资源化,破解固废围江的弊病与难题。固废不出厂率由2017年的69%提高到2019年的93%。2020年3月11日,公司起草的《水泥铁质校正原料用钢渣》通过国标立项,填补了国内这一产品标准的空白。
梅钢公司完善固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固废返生产利用率、固废不出厂率和工序资源综合利用率两级考核体系。每年针对固废管理开展专项监察行动,查找各环节问题、漏洞并做好督促整改,确保固废危废加工处理全流程受控。2019年内部消纳处置固废31810吨。
持续加“码”,做绿色生态的缔造者
梅钢公司以超前思维推进环保建设,加大码头环保项目投入,“创治理标准,树行业标杆”,做好环保本质化工作;同时,按照“环境友好型、景观地标型、品质展示型”的超高标准,打造码头生态景观。
原料码头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性行业难题。2019年四季度,梅钢公司启动原料码头“智慧化环保料场改造”设计,探索建设“半封闭智慧环保料场”,有效融合行业首创的“减少尘源、降低风速、控制风场、凝降风尘”等多种技术,集“管理-监控-治理”为一体,使静态物料、动态物料、工业活动等过程产生的无组织扬尘实现动态跟踪捕集,采用管、控、治一体化平台支撑下的数据,料场区域PM 10降低80%以上,实现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城区,引领钢铁行业散装物料堆场无组织治理的新篇章。
当前,梅钢公司正以“长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为指引,启动“码头区域生态环境提升”项目方案,倾力打造“滨江蓝带、滨江运输带、滨江风光带、物料传输绿带、外延形象带”。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公司码头沿江侧环境整体提档升级,提升码头长江岸线绿色生态质量,实现厂区景观优于城区的目标。
在梅钢公司所辖的几公里长的江岸线上,经常可以看到佩戴“环保志愿者”袖标的员工,默默地捡拾垃圾,用自己的微光,照亮环境保护的底色。梅钢公司精心策划党员环保志愿者行动方案,发挥党员队伍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身边的群众和外来船员共同维护码头的环境生态。重点开展 “保护长江岸线,靓化码头环境”绿色专项行动,定期组织员工清捞长江漂浮物,清理码头岸线的枯树、杂物、白色垃圾等。自去年以来,共开展绿色专项行动56次、1200余人次,清理垃圾杂物40余吨。
滚滚长江天际流。梅钢公司正持续以蓬勃姿态和果决的信念,与城市共融共生,奋力书写长江大保护的壮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