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950年至1952年的恢复期,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状况有所好转。1952年,中国的钢产量达到135万吨,比上年增长50%,但人均钢产量只有2.4公斤,而同时期的苏联已达到人均150公斤。
为扭转钢铁工业的落后局面,1952年5月6日,中共中央正式决定在武汉附近的大冶地区建立我国第二个钢铁工业基地。为此,国家成立了“三一五厂筹备处”(工程代号为“三一五”),负责新厂建设的各项筹备工作。12月,三一五厂筹备处扩大,并入华中钢铁公司。
为选择合适的厂址,有关人员走遍湖北省内长江两岸,还跑到湖南的长沙、岳阳勘察,光资料就汇集了700多本、重达1吨。厂址选择工作历时两年,经过初步选看的,以及最后补充提出而进入方案比较的地点,共23处。1954年初,中苏专家再次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最后选定武汉东郊的一片开阔地(现武汉市青山区)为钢铁厂厂址。5月12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正式批准新钢厂以青山作为厂址,中央采纳了苏联专家组“新厂以武汉地名命名为宜”的建议。年底,华中钢铁公司更名为“武汉钢铁公司”(简称“武钢”)。
1955年1月,苏联按合同规定提供了武钢全部初步设计资料,共92卷。武钢一期工程规模为年产钢120万吨至150万吨,成品钢材90万吨至110万吨,并在工厂总图布置中考虑将来扩建为年产钢300万吨规模的可能性。8月,作为武钢建设项目之一的大冶铁矿基建工程开始施工,由此拉开了武钢建设的序幕。10月,武钢青山厂区工程破土动工。1957年4月8日,武钢主体工程开工,炼铁厂、焦化厂、烧结厂、耐火材料厂等15个主体生产厂和30多个辅助生产车间相继开始兴建。
武钢的建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援,全国18个省区48个城市的1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备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粟裕大将下令,派13架军用运输机为武钢运输建设用的物资。
1958年元旦,武钢总经理兼党委书记李一清向全体职工发出新年献词《以欢愉的心情迎接1958年》。他在献词中号召全体职工艰苦奋斗,高度发挥创造性与积极性,搞好施工、搞好生产,完成国家计划,实现1号高炉年底建成投产,掀起工业生产新的高潮。7月1日,大冶铁矿提前产出矿石。8月12日,青山厂区主体工程———焦化厂出焦,并在出焦后的第四天,就达到每15小时出一炉焦的设计指标。
9月,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各省市时在武汉停留。13日,武钢1号高炉建成投产,毛主席亲临视察。李一清和武钢副经理兼总工程师韩宁夫等陪同视察。
主席问:“今天什么时候出铁?”
“下午3点半左右吧。”韩宁夫说。
“有没有把握?”主席又问。
“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把握,也可能有预料不到的百分之一。”
“好呀,今天看不到,我明天再来,明天看不到,我以后还来。总之,三顾茅庐也要看到你们出铁。”主席幽默地说。
毛主席来到武钢1号高炉炉台,观看了高炉出铁。15时25分,1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比计划提前9个月零18天建成投产。
毛主席一直关注着武钢的建设。连同这一次,毛主席先后4次到武钢视察。
武钢第一炉铁水,是劳模李凤恩带领武钢第一代创业者生产出来的。1956年,国家选派他到苏联学习。次年8月学成归来后,他与鞍钢的一批生产技术骨干来到石山脚下,支援即将投产的武钢。当时,英国《泰晤士报》预言武钢1号高炉1958年出铁是“天方夜谭”。李凤恩和工友们攻克了一个个难关,炼出了共和国自己高炉生产的铁水,为中国工人阶级争了一口气。
1959年,武钢生产的产品开始出口。1956年至1960年,武钢曾向苏联、朝鲜、越南、民主德国出口生铁和焦炭。从1961年起,武钢除继续出口外销这些产品外,开始向苏联、越南、朝鲜、古巴、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巴基斯坦等出口大中型钢、板材,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一家钢铁企业发展成一座钢城,肩负着共和国“钢铁长子”英名的武钢,一直被寄予厚望。
(未完待续)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