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武即将迈入《财富》世界100强行列,未来还将按照做强做优做大的要求继续发展壮大。企业停止了生长,必然趋于死亡,但是大而不当也会走向灭亡。如何规避“大企业病”,如何解决企业发展中内生动力机制和相应的约束机制的问题,把中国宝武改造成为“动车”,让每个车厢自我激励、自带动力,这是“十四五”期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全契合今日宝武之发展需要。
“十三五”期间,我们全力推进联合重组、专业化整合,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分业经营、分级管理”架构,但这些主要属于管理范畴的内容,属于治理的结构性范畴。产权制度对企业而言是根本性的制度,三项制度改革则是建立在产权制度基础上的表现形态,是以产权制度为坚实基础的。
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是一个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化的过程。党的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要的市场主体和微观基础,产权明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四十多年来,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民营企业机制更灵活,与之相比,国有企业在提升活力和效率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要建立灵活的机制,根本就在于改革。
一是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子公司要基于未来战略发展需要,引入能和自身产生协同效应、市场化程度高的社会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
从股权结构上来说,战略投资者的总持股需达到一定比例,能在重大事项决策上行使“一票否决权”,形成有效制衡,但国有股东应该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这是原则和底线。单一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最好不低于5%,并能获得相应份额的董事提名权,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借助民营企业对自身产权利益的极度关切,对子公司经营者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监督和约束,提高我们的资产经营效率。同时,要大力推进员工持股,让班子成员、骨干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捆绑起来,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把员工的活力、干劲激发出来。
从战略投资者数量上来说,并非越多越好。不同投资者的行业背景和战略发展方向与子公司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数量过多,在业务发展上会出现多种声音,难以统一,最终影响企业决策和经营效率。因此要根据自身的战略发展需要引入数量适中的投资者。
二是完善公司治理,探索实施差异化管控。混改重在“改”。在有效制衡的股权结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完善公司治理。首先要将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实现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各治理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混改后的子公司,要逐步做实董事会。如果董事会还是老摆设、走形式,那混改就是“换汤不换药”,国企的惯性还会在,民企的机制也进不来。这就要求集团公司根据股权占比、子公司法人治理成熟度等情况,探索差异化的管控方式。对于集团公司相对控股、战略投资者能够通过派出董事有效参与公司治理的子公司,我们要采用更加市场化的管控方式,向董事会加大授权,集团公司逐步转向以“管资本”为主,与子公司之间以资本为纽带,不宜再通过行政的方式干预子公司的日常经营。
三是加大投资授权,重点管住“两规”。在重大事项决策制度体系中,投资方面的授权是我们谈论最多的。过去,投资出现问题但无法追责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所有的投资可研报告都是集团公司审批的,流程、程序都是完善的,结果责任就无法落地。
(下转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