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路在武昌,都晓得那里是卖布的地方。它是一条小街,全长还不到九百米。初中时,胭脂路上都是住的普通人家,没有卖布的摊子。我参加工作后生活在青山,武昌去得少了。一天,青山的几个同事约我休息时去胭脂路买布,我才知道,胭脂路上卖布的生意己经热闹了好几年。
记忆里,胭脂路不是这种崭新的、洋气的样子,作为布艺街,来这里买布选布的多为女子,街上浓浓的生活市井味道让人流连。街上的小店早上开张、天黑关门,店主们一日三餐往往也是在店中解决。前几年,店门口常常有一只简易的小煤炉,煨着排骨藕汤,有顾客路过随口说“好香的汤啊”,他们也会搭一句“您家们七了冒?”
住在附近的武昌嫂子们,有空就会约着过来淘布,经过她们独具慧眼挑选搭配,加上裁缝师傅的匠心剪裁缝制,一块不起眼的零头布做成后,上身穿得又新颖又别致。胭脂路真是个能发挥武汉人精明、会生活的好地方。我也喜欢在胭脂路逛,姑娘小的时候,我常去淘些一两块钱的小零头布,或者五块钱一米有瑕疵的整布,买回来总能有用处,那些穿在身上、铺在家里的印花棉布啊,无意中给了她细致典雅的生活美学启蒙教育。有些布买回来一时用不上,洗干净了收着,偶尔看一眼也挺享受。
老顾客往往都有各自的老店主,我与一个店主相识也有23年了。她看过我做的成品,像是遇到识货的知音,总是主动用最低的价钱卖给我,看我把暇疵变成宝贝。
四季不断更迭的20多年后,胭脂路又攒下了足够的人间烟火气。而我的姑娘也已长大,季节交替的时候不用我急着为她赶制衣服。我还是喜欢在某个闲适的午后,把花草搬到有阳光的窗前,翻出积攒的布头,用手针拼一只四方靠垫或者一个床围。因为有胭脂路,我的生活亦是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