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备受瞩目的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钢铁行业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点领域和责任主体,也是下一步将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重点高耗能行业,迫切需要通过绿色低碳发展,降低碳排放量,确保“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碳市场给钢铁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升级发展的机遇。
碳市场对钢铁业是挑战更是发展机遇
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制造业中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迫切需要通过绿色低碳发展,降低碳排放量,确保“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碳市场虽然对控排企业增加了碳排放的政策约束和减碳成本,但作为直接管控企业碳排放的政策,也为企业增加了新的资产,提供了新的融资工具,实现更灵活的低碳转型方式。因此,碳市场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升级发展的机遇。
从挑战来看,首先,钢铁行业面临规范化的挑战。根据全国碳市场相关规定,控排企业每月需要上报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关数据,每年要上报上一年度排放量数据并接受第三方核查,在核查后要向政府清缴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数量相等的配额,对企业在合规性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钢铁行业面临经营的挑战。我国钢铁行业在经过“十三五”时期化解过剩产能的改革,经营情况有所改善,但随即又面临超低排放改造,未来增加碳市场带来的履约成本或减排成本,钢铁企业的成本与收益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从成本而言,企业面临运营成本和履约成本的增加。据估算,欧盟燃煤电厂购买碳配额成本已占总成本的30%-40%,钢铁企业也将面临履约成本不断升高的可能性。再次,钢铁行业碳市场配额和相关标准尚未明确。各钢铁企业工艺路线不同、产品不同,生产条件不同,要真正做好碳交易工作,还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准备,特别是进行相关标准的统一和完善。
从机遇来看,首先,碳市场通过赋予碳排放量一定的价格,为企业带来了灵活的履约方式,对减排成本高的企业而言,能够通过市场交易,低成本实现履约,为转型升级赢得时间。其次,除了推动企业减排外,政府分配至企业的碳配额作为企业一项资产,也可以帮助企业获利。企业通过期货、期权、置换、回购、质押等金融手段,不仅能够在碳市场实现套期保值、锁定风险,更能为企业提供额外的融资工具,推动企业长期发展。
最后,碳交易将推动环保炼钢技术发展。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突破10亿吨,其中,以铁矿石和焦炭作为主要原料的高炉钢约占90%,纯电炉钢仅占10%。这一数字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根据测算,生产1吨高炉钢需排放约2吨二氧化碳,而生产1吨纯电炉排放约600千克二氧化碳,碳排放差量约为三分之二。因此,理论上使用全废钢电炉短流程具有显著减排优势。另外,氢能炼钢和碳捕捉也是低碳炼铁的技术发展方向。由于电解制氢成本较高,目前氢基炼铁尚未成熟到可以大规模投产的水平。碳捕集和储存技术中,如何成功、安全、长期地封存二氧化碳,并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尚待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多家钢铁企业正在积极发展氢气直接还原炼铁工艺。
钢企通过碳市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开启碳排放环评试点,涉及钢铁行业。这一工作有助于为钢铁行业进一步碳减排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面对即将到来的碳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业界建议钢铁行业在确保合规的基础上,通过碳市场这一重要政策工具,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一是开展碳管理体系建设。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低碳发展管理制度体系,支持碳管理工作。从制度和战略层面开展碳管理工作,建立低碳发展领导小组,培养一批专业化的碳市场相关人才,能够充分贯彻落实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在低碳发展方面的工作部署,对企业系统的低碳发展工作进行统一领导。
二是开展碳数据信息化建设。针对碳交易市场中多元化的数据要求,企业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通过梳理碳排放数据统计口径,对企业历史年份的碳排放数据进行有效整理。并针对数据采集、核算统计等进行全链条管理,从而有效提高数据管理效率,给企业减少管理成本。
三是开展碳资产管理及开发。如果简单按照国家履约要求,忽视碳金融的作用,可能增加巨额履约成本,将“资产”变为“负债”,成为低碳发展中的绊脚石。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碳资产情况,积极使用减排信用降低履约成本,并通过金融创新盘活碳资产,助力节能降碳项目的实施。
四是构建长期低碳战略。在碳市场的背景下,企业应当重视低碳战略的建设和实施,在制定未来的投资计划和制定降碳措施时,需要将碳价纳入量化分析的范围,以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
五是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强化全行业的节能意识,鼓励节能技术、设备的推广和应用,注重科技创新,对氢冶炼工艺、氧气高炉及非高炉冶炼和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推广,加快建设绿色物流。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立和形成强制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机制。转变依靠产品规模取胜的传统发展方式,优化各生产要素配置,着力推广全生命周期绿色产品,做强高附加值产品,以科技提升品质,引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内容来源于信息资源网、世界金属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