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来,我笔耕不辍,以每年发表十篇计,已有两百多篇“豆腐块”见于报端。一直以来,我把所发的作品保存着,常拿出来“孤芳自赏”一番。
忽然有一天,我在电话里跟省城的老同学叙旧。老同学说,你的文章写得不错,给我们看看。于是,我挑出一百多篇复印出来,简直就是原汁原味的“剪报”。我又找到一家广告公司,用机器装订成册后蒙了浅绿色封面,捧在手里还真像一本精美的书了。“剪报”里有几篇写到中专旧事,我想让老同学看看,也可勾起我们共同的回忆,重温美好青春。
再一想,省城很多老同学都是文学爱好者,我这些“豆腐块”入得了他们的法眼吗?心里没底,还是拜个师傅过过目吧,我想到张老。张老80多岁了,是个作家,还是个书法家,我们曾在一次研讨会上遇见过。我拿着“书”到了张老家,说请老师检查一下“作业”。张老说:“你写的是小人物、小事情、小风景,可以。”我一听张老这话,心里的石头放下了。看着张老墙上的字幅,一个念头冒了出来,我觍着脸说:“张老,请您把刚才说的那句话写在封面上做‘书名’吧。”张老欣然应允。
回到家里,看着张老提了书名的“书”,愈发觉得这“书”可爱至极。“书”的最后是两页空白,于是,我找到副刊编辑、诗人,找到老工友、老文友,请他们题字、签名。他们中,有的是编发我第一篇习作的编辑,有的是在国家级诗词刊物上出过专刊的知名诗人,也有教书育人兼作家的老教师,有经常交流写作心得的知心文友。
摊开这本自编的“书”,重读岁月流淌的文字,欣赏一款款带着温度的题字签名,一股暖流在我胸中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