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网”织就“未来钢厂”变革蓝图!“宝联登”重磅发布广受关注速览宝武入选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首创机器人平台化服务模式市场化改革行稳致远植入智慧大脑
第01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766期:第01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9-06

“点线网”织就“未来钢厂”变革蓝图!

宝钢股份推动实施新一轮基层组织变革的探索实践(下)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记者 李忠宝

宝钢股份基层组织变革由“盆景”变“风景”,成为变革促发展的新动能。结合本单位的区域布局、产品特性、工艺特点、人员结构、发展阶段,各单位按照“六化”变革内容与核心要素,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组织变革方案。

硅钢事业部

愿景为驱动,一张蓝图绘到底

硅钢事业部把“区域化、平台化、专业化”作为基层组织变革的关键词。即,运行区域化,聚焦作业管理,建设极致高效的智慧工厂;职能平台化,通过转型升级,建设服务型平台部门;技术专业化,通过技术团队,强化跨区域、跨部门的技术协同。通过基层组织变革,硅钢事业部打破了“厂部→分厂→作业区→班组”这一传统的科层制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以现场“无人制造”、业务“智慧决策”、产品“全面引领”为目标,打造出了集智能装备、智能互联、智慧决策于一体的“1个决策中枢N个智慧工厂”的硅钢智慧制造体系。

结合智慧制造蓝图,硅钢事业部全系统全方位开展管理变革顶层设计,以追求极致效率为牵引,以释放智慧制造红利为倒逼,以硅钢全面引领为内生动力,通过设备体系变革、大工种变革、组织机构变革、综合管理体系变革等措施,2020年完成第四智慧工厂组织变革,2021年上半年顺利实施第一、二、三智慧工厂的机构切换。宝山工厂从3个分厂、43个作业区、198个班组调整为4个智慧工场、20个大班组,打破了机组间、专业间的管理界面,实现跨专业融合,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机构精简率达90%。目前青山工厂正在积极推进第六智慧工厂建设,横跨多基地的“1个决策中枢+N个智慧工厂”的二级矩阵式智慧型组织即将形成。

变革促进了硅钢事业的腾飞,焕发了从市场端到现场端的新动力。2021年,硅钢事业部第四智慧工厂设备故障次数同比下降66.7%,故障时间下降68.7%,实现设备状态更好、更稳、更优。同年,硅钢产品全流程毛利创十年新高,产线生产效率提升8.2%,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7.2%,制造成本下降9.4%,制造能力指数提升29.4%。

宝山基地热轧厂

能力建设为核心,建“1+N”智慧产线

在宝山基地,热轧厂于2019年率先实现“厂管作业区”,部门削减了50%。在新一轮组织变革中,热轧厂加大“1+N”智慧产线和智能库管建设进程,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提升劳动效率。

去年6月,1580产线正式建成全球首条“1+N”智慧产线,实现全线一个集控中心的“1+N”操作模式,劳动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全面开展2050“1+N”智慧产线建设。精整区域整合三条产线的生产和设备作业区,组建精整工场,通过协力变革7个项目的分阶段实施,形成非核心机组及包装业务的高质量协作转型新局面。

宝山基地设备部

智慧化为方向,构建“中心制”模式

宝山基地设备部以“极致专业、极致效率”为指引,推进机构精简、职能归并、流程再造、服务集中,推动设备管理体系由传统“职能分立的科室制”向“智慧管理、智能技术、智控运行紧密协同的中心制”转变,八个科室精简归并为“一室、三中心”,室一级机构的精简率达50%。通过智慧制造项目投运,推进集控设备远程运维及操维一体化,取消作业区建制,实现“部管中心”的二级组织架构。

三个中心中,智慧设备管理中心依托iEQMS智慧设备管理平台,打通设备、检修、备件三块职能管理,建立“一站式”现场服务模式,提升业务审批效率和资源协调效率,其中新品备件计划审批效率提升了53%。智能设备技术中心依托智能诊断模型和大数据技术,推动设备技术智能化,形成设备监测、预警、诊断三大类模型规划,提升维护决策的科学性、敏捷性、精准性。智控设备运行中心依托远程智能运维平台,推进集控设备远程运维及操维一体化,提升专业能力与运行效率,2021年解决了一炼钢精整修磨机黑匣子、硅钢单机架板形控制等“卡脖子”难题。

(下转第2版)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