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 6月以来,我国钢价连续下跌,市场整体低迷。钢铁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稳定产业链发展至关重要。如何重现行业发展活力?专家建议推进钢铁行业数字化供应链集成服务,既利于钢铁产业链加速升级,也利于从供应链全局降本增效。
一吨钢五吨运。数据显示,我国钢铁行业物流成本费用率约为12.0%,比全部工业企业高出2.2%,其中运输成本占58.9%,仓储成本占2.9%,配送及物流加工成本分别占12.6%和7.8%。
究其原因,一方面,“供与需”不匹配。钢铁行业单个钢厂产量高,单批销量大,但钢材终端用户较为分散,同时,客户为降低库存,多采用小批量、高频次订货,导致钢铁物流在供需两侧的匹配矛盾。
加之钢铁企业供应链以V型物流为主,源头出材料,多段生产、多段运输和储存,信息流通性低,上下游信息不对称。2022年以来,钢铁行业PMI不断下滑,1月份为47.5%,7月份仅为33.0%,创下近十年来最低值,钢铁行业供需两端均低位运行,物流供需不匹配程度更加凸显。
另一方面,“散到集”不畅通。“从采购到加工再到销售,货物很难在较小范围内完成所有流程,表现在物流上就是零散采购、集中加工,再到零散销售的过程,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成本。”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雷鸣说。
此外,钢铁物流周期长,多式联运需求迫切。目前钢铁的海运及铁路运输占比高达70%。
然而多式联运对货物中转运输的要求较高,等待、调度、规划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容易造成等待时间过长,车辆利用率降低等,同时行业信息化滞后制约物流集约化发展。
“目前涌现的中储智运、找钢网等优秀钢铁供应链服务企业,以数据支撑智能物流大脑,形成智能化管控,为钢企降本增效提供了新路径。”专家表示。
以中国物流集团旗下的中储智运平台为例,经过对钢企厂区数字化改造升级,厂区承载货物周转能力提升60%;车辆平均等待时间由24小时缩至1.5小时;通过平台智能匹配,车辆利用率提升40%;偷换货、盗货等事故率降低至千万位级,综合运营管理效率提升10%。
同时借助此类平台,钢铁企业可实现物流人员、设施货物以及物流流程等全面接入互联网,进一步打破上下游不协调不完整局面,联动供应链各个环节。
而在多式联运方案方面,依托平台在国内重要城市为节点搭建全国运输服务网络,以及整合的300多万台社会化运输车辆,可实现调运钢车超160万辆,钢铁运输线路达2万余条,并提供定制化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及服务,达到“商流”和“物流”的有机统一。
钢铁行业供应链链路长、环节多,业务诉求繁杂,优化物流服务只是基本要求,成熟的数字物流平台更应着眼供应链生态圈,搭建钢铁行业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企业供应链管理效能的提升,塑强钢企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